298
当今国际农药创制研究趋势呈现三大特点:一,新的生物技术引领。以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结构生物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尤其是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与新农药创制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二,生物信息技术应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应用于新农药创制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农药创制效率;三,多学科发展的推进。世界农药科技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时代,多学科之间的协同与渗透、新技术之间的交叉与集成、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与整合已经成为新一轮农药科技创新浪潮的鲜明特征。在国际农药创新研究引领下,我国农药创新取得成就同时也面临巨大困难。
农药产业取得发展
我国农药工业长足发展,农药产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省,布局更趋集中,加快了农药绿色化进程;农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农药高效化发展;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品种、新制剂所占比例得到明显提升,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提升了农药清洁化水平。
我国农药科技创新取得可喜成绩:农药科技创新平台初具规模,多家国家级、省级等农药科技创新平台先后成立,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生;国家科技计划的滚动支持,农药创制体系形成并稳步发展,实现了农药创制品种自主开发,在中国农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973计划及863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农药科技创新基础理论体系和方法初步形成;完成人才积累、知识积累、阶段成果的积累和创新体制建设,我国农药创制工作已进入瓶颈突破期。
农药行业面临尴尬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问题。我国农药行业面临“各取所需”的尴尬局面:政府追求GDP、企业追求高效益、农民只求见效果、科研单位被论文所累,相互之间形不成合力。我国农药企业新农药创新及推广水平远远落后于跨国公司,缺乏大宗专利产品,我国出口的许多品种,大多出现在国际二三流市场。我国农药大部分品种是国外专利过期品种,形成恶性竞争,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及产品同质化。我国在禁用、减量等措施实行的同时却没有找到合适、高效的替代产品,这也是我国创制产品之痛。尽管我国已有不少自主研发品种,但大部分市场占有率低,很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未能进一步“转正”和进行推广使用。我国农药创新亟待创制产品中的佼佼者,提高市场占有率。农药中添加隐性成分,也成为天然产物农药及农药管理的心头之痛。
农药创新遵循方向
我国农药行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是从传统的仿制体系走向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企业为主、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协会等,实现农药自主产品的跨越,提高竞争力。采用天然产物导向策略,结合不对称合成技术和清洁合成技术,发展药剂管道输液滴干技术,是实现高效低风险小分子绿色农药创新的首要途径,也是实现农药减施增效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使用品种的同质化问题,需要加大开发推广省工、省力的高功效农药及施用技术,这是新形势下农民节本增收和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劳动率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生产安全需要。加快免疫诱抗剂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研发,推动作物健康为目标全程免疫调控。我国实施化学农药零增长计划,需要加快行业整合,促进企业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同时引导和促进我国小型企业转型。
农药绿色创新发展要把握重点方向:加强品种绿色公益创新研究,加强骨干品种绿色制剂创新研究,推动专利过期品种国产化进程,加快免疫透抗和性诱剂及调节剂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研发,研发高工效农药和航空新型制剂,加强药种肥一体化,推进绿色农药全程植保技术和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