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耕地质量越来越关注,农业部门多年来致力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耕作障碍土壤改良、有机质提升等。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国家对农田里的投入品开始进入监管层面。未来农业将会出现很大变化。
未来随着新兴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也将摆脱那种陈旧落后的生产方式。有人提出,在新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未来在一些条件具备的区域,将会推行优质数字化农田建设。里面涉及到农田大环境、微环境、土壤微环境的全程监控,对农田生产情况、农业投入品全时监控等。那时候,农资行业提供的产品可能就不是简单的营销一下的问题了。
土壤安全关乎人民吃的放心,就算目前土壤没有被污染,如果被那些不该进入土壤的物质进入土壤,农产品质量还是得不到保障。未来这些数字化农田建成后,不仅仅会搜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信息,还会搜集农业投入品信息。如果发现某些农业投入品使用了具有潜在污染的原料,或者所谓的“新产品”没有进过安全评价,或者使用了某投入品出现污染累积,进而导致农田污染,恐怕要付法律责任。
试想,未来这些记录着每一个环节信息的数字化农田系统会不会把那些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业投入品的企业揪出来呢?会不会把那些瞎指导,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的服务,导致土壤理性生物性质恶化的企业揪出来呢?
虽然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农业投入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或者农用薄膜,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交由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要进行处罚。企业都做到了,岂不是没有留下证据了?但以后农业生产数据的全程采集一定会让那些违法行为留下痕迹,就算哪天企业倒闭了,应该担负的法律责任仍然不会放过。
所以,数字化农田建设是好事,是那些正规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福音;也是那些科学、客观服务企业的福音。千万不要以为农业好应付,农民好骗,以后这些以现代技术手段服务的农业,会让相关者负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