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有点没想到,这一次福建烟草硫酸钾招标仍是命运多舛。
回顾一下此次招标具体过程。6月6日第一次发布招标,标购数量为33530吨,一等品拦标价2850元/吨,优等品拦标价2964元/吨,不接受联合体招标,并要求投标人的年生产能力不得低于10万吨;6月28日开标,因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本次招标程序终止(流标);7月3日第二次发布招标,细节基本没有变化;7月24日第二次招标开标,再次因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本次招标程序终止(流标)。
为什么说是“惊天大逆转”呢?流标公告应该是在7月25日公示出来,但7月24日开标后,当时流传出来的初步结果是“罗钾优等品(52%)投标价2910元/吨,米高优等品(52%)投标价2964元/吨,青上优等品(52%)投标价2964元/吨,按最低价中标原则国投罗钾中标。”这一出反转剧情,几家欢喜几家愁呢?
据了解,第一次投标参与者也是上述三家,当时流标是因为广东米高投标资格无效,而这第二次则是因为惠州青上投标资格无效。
两次“掉链子”都是出在曼海姆企业身上,这是否说明了什么呢?细心的业内朋友还会发现,两次招标都没有青海水盐体系硫酸钾的身影,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笔者自问自答一下:
第一,流标再流标,反转都出现了,这种局面下几家欢喜几家愁呢?笔者认为,欢喜的人很多,愁的人可以说没有或者说是不会有。欢喜的人里面大多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毕竟流标原因是投标人不足三家,说明大家不太认可拦标价,或者是没有那么大库存压力需要靠烟草订单缓解。这不管怎么看都是有利于硫酸钾市场一方的,所以不但不怕流标再流标,反而生怕别人不知道。而对于有意中标的罗钾以及相对算是失利了的福建烟草,这两次流标除了耽误时间其实也并不多意味着什么,大不了后期就拖到竞争性谈判阶段,最终结果也并不会与最开始的预期有太大变化。
第二,为什么总有曼海姆厂家“掉链子”?为什么没有青海厂家的身影?这些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一个是市场角度,硫酸钾行情虽然谈不上有多好,甚至前不久的炒涨逐渐偃旗息鼓,近期已有局部的高端价格出现一点点松动,但也并没有特别大的压力。可以说除了价格形势有些低迷的氯化钾这一成本板块的压力较大,哪怕是需求减弱暂时也不是什么大事,本来就是有一定积极性的东西,而且厂家们大多暂时无库存,且整体行业开工率偏低,因此是所传的“故意”也好,还是由于不重视也好,米高与青上的两次“失误”,更多地还是显示出曼钾厂家对价格不认可,以及他们的压力还不大,信心还较强。至于青海厂家没有参与,也有着类似的原因:即便是市场价格比拦标价低很多,看上去应该会迫切希望中标,但是据中肥网了解,目前青海厂家们开工率大多不足,长期客户订单情况良好,基本上所有厂家都是货源偏紧,所以暂时也并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去争抢烟草订单。
另一个是规则角度。其实不管是曼钾还是水盐,也不只是针对福建烟草,一直以来硫酸钾厂家对烟草用硫酸钾招标的规则颇有微词,比如高额的投标保证金,比如先货后款的资金压力等。而且这一次的福建招标,虽然细分5个小包但必须整体由一个厂家中标,也就意味着一人吃肉别人只能闻味儿。另外还需要产能大于10万吨,那么,考虑到这个产能以及合适的位置因素,能参与投标的厂家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所以往往流标的深层原因都有着烟草企业自己挖坑的影子。
总之,不管怎么说这又一年的流标再流标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硫酸钾市场,算是一个利好支撑吧。烟草企业们已经在价格制订上与市场开始密切接轨,下一步除了在把价格与趋势结合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以外,适当地调整规则以表现出更大的合作诚意,这一点也尤为重要。
对于硫酸钾厂家来说,现在目光最好别只放在烟草招标这一点上,即便是这里出现一定利好,不要忘记整体市场将可能面临更多压力。短期内硫酸钾行情可能会出现高端松动、低端补涨局面,整体上并不会有太大变化。
本文作者:中国化肥网阿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