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同志们注意了!现在小麦长势不错,丰收在望。
可是呢,有一种病害,叫小麦条锈病,也叫“黄疸病”,这个病很厉害,它是空气传播的,传播的非常快,一片叶子生病后,如果发现和防治不及时,4到5天,整块地就都会发病,对产量影响很大。
据河北省植保总站通报,目前这个病在河南省、山东省已有发生,河南省已在南阳、驻马店、周口、平顶山、商丘、许昌等7市20个县见病;山东省已在济南、临沂、菏泽3市个5县见病;以及河北省南部的部分县市发生,近期将随着大风天气扩散。
请大家务必多到自家麦地里转转、看看,如果看到小麦叶片上,出现了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黄色的东西,这就是小麦条锈病。

一旦发现,请立即电话联系当地县农业局植保站技术人员,他们会帮着我们做好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高空气流传播、跨区流行病害,具有暴发性强、蔓延速度快、危害损失重等特点,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引起植株早衰,叶片枯死,大流行年份可导致小麦减产40%以上,甚至绝收。

据气象部分预测,4月下旬无明显强降雨天气,但风速较大,利于小麦条锈病的扩散。
请务必要提高警惕,密切监测小麦条锈病发生动势,坚持执行“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的防控策略。一旦发现,按照“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原则立即开展应急防控。
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要立即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重发田块在施药7-10天后进行第二次药剂防治。

防治药剂可选用:戊唑醇、烯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等单剂或其复配制剂。
当前小麦生产还处于扬花期,面临着赤霉病、条锈病、倒伏、干热风等多重风险。
农业农村部强调,各地要毫不松懈抓好小麦中后期田管,持续紧盯抽穗、灌浆、成熟等关键生育期,因地因苗施肥浇水,有效防范“干热风”等农业灾害,切实抓好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控,抓紧推进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力争多增穗粒数、千粒重。
加快粮食生产扶持资金拨付进度,尽快兑现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落实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来源:综合整理自河北省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