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政策,文件指出要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人认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将促使三农领域迎来第七次发展新机遇。那么,这份文件背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对三农领域将产生什么影响?农资人又应该如何把握其释放的机会?
统一大市场的核心在于“统一”
国际冲突不断、天气灾害、疫情反复等各种突发事件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基于当前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等变化提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拥有先进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经济发展潜能较大,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凸显了其必要价值和意义。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各个环节紧密相联。尽管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区域性垄断市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这会导致我国经济系统不循环、不流畅,上游和下游受到负面影响。因此,统一集中资源、力量、人才等各方要素进行均衡分配,强化社会调动能力,打通经济市场各个环节,保持循环系统畅通无阻,才有利于我国经济大发展和强发展。由此可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在于“统一”二字。
统一大市场对三农领域的影响
文件从五个方面体现出“统一”,即强化市场基础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家,但农业产业结构配置不平衡、农民收入不高、农村环境不美观的问题依然存在。所以,这五方面的“统一”势必对三农领域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层面产生深远影响,全方位重构升级产业链条,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首先,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地方土地闲置,有的地方分配不够,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会导向合理调配机制,各个地区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避免短板,三农人不用再担心客观条件制约,国家会从大局出发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战略原则,统筹规划城乡差距、用地规模、人才流失等问题,届时将会更多发挥自身长处和潜能。

其次,由于这两年肥料价格一路上涨,有的企业厂家、经销商等人员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利润,便采取偷工减料、掺假等方式进行生产销售,这不仅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又破坏了市场良性氛围,强化市场基础规则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必然会提升三农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强产品质量输出,严格制定以及执行行业标准。因此,那些投机取巧的不法商贩一定会出局,而注重产品质量的三农人一定会迎来春天曙光。
最后,三农行业鱼龙混杂,各个地区、企业厂家的发展水平层次不齐,有的企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较快、较大、较强,有的企业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资源较差,连生存下来都比较困难,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必然会整合优化各地区、各企业资源,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协调,未来可能出现中小微企业挂靠大企业,被龙头企业收购或者中小微企业重新组合联结的局面。
总而言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后逻辑是打破垄断,促进更大范围流通,这对三农领域来讲是百利而无一害,最终受益终将是品质保证的企业、经销商以及农民。但是,各方人员更要真正落实,唯有敢破敢立,勇敢践行,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