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
不论谈到以科技实力著称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还是以协作发展为代名词的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都离不开一个人的身影,那就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石元亮。有着双重身份的他,肩负着对稳定性肥料行业发展的重任,在联盟发展的道路上挥洒汗水,浇筑成长之花。在稳定性肥料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石元亮对未来发展有着自己的诠释。
精于科技 服务至上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以其独特核心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研发的稳定性肥料国际领先,谈到核心竞争力,石元亮表示:“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技术。”通过不断探索实践,研制出“协同增效技术”和“磷素活化技术”,能够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大幅度降低稳定性肥料成本,使稳定性肥料在推广中更具价格优势,更“亲民”。同时,新产品不断问世,聚合氨基酸增效肥料产业化工作进展顺利,2012年“保肥思”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成果的鉴定,经多位专家评测一致认为,该技术项目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全方位服务也是研究所核心竞争力之一。”一般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只是技术转让,后期企业如何生产、推广,科研院所不再参与。“而我们不仅为企业提供技术转让,还根据企业的销售区域、农作物种类等设计品种,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目前发展状况进行技术融合。”石元亮表示。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全面技术服务指导,包括生产设备调试、技术优化等。此外,8年来研究所在全国22个省建有配套试验示范网络,为合作企业提供很好的试验示范平台。
多年来,研究所可谓硕果累累,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殊荣。对目前取得的成就,石元亮表示,要归功于精益求精、持续不断的科技研发。
今后,研究所将继续致力于科技研发,除了稳定性肥料中协同增效剂的广泛推广应用,还会进行新技术筛选替代。在原生磷肥研发方面,利用机械化原理将中低品位磷矿石打破后变为玻璃态,可实现70%的总磷被活化,充分利用我国中低品位磷,减少资源浪费。这一技术目前在中试阶段,预计2年左右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联合发力 共谋发展
2010年12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成立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稳定性肥料发展史上一大创举。联盟通过长效、严格的机制,使从事稳定性肥料科研、生产、经销与推广的单位联合起来,探索市场条件下稳定性肥料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发创新,交流稳定性肥料的技术、应用及经营理念,建立和完善标准等工业产权,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稳定性肥料产业的整体水平,取得较大成就。
作为联盟秘书长,谈到创办联盟的初衷,石元亮表示,国内加入稳定性肥料大军的企业逐渐增多,产品雷同问题、相邻企业重复建设、增加企业投入等问题制约发展,为了给稳定性肥料企业一个相互合作融合的平台,联盟的成立是大势所趋。
联盟的成立使成员间信息和技术共享,通过每年年会上发布详细信息,使成员充分了解彼此发展情况,同时,联盟成立加强成员间的合作共赢,成员中有原料生产企业、成品肥生产企业及流通企业,通过加强联系合作,内部互通有无,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多方共赢。此外,联盟每年投入大量宣传费用集中宣传“稳定性肥料”,给经销商、农民一个统一印象。用石元亮的话说就是:“联盟是一个大集体,是一张集体的‘诚信名片’,只要身在其中,就会受益良多。”几年来,联盟成员共同研发新技术,集体“享用”新技术成果,克服生产过程中一些问题,使稳定性肥料技术创新更经得起实践检验。
联盟组织制定《稳定性肥料》行业标准于2011年3月发布实施,承担及参加“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肥料重大支撑计划项目,2013年联盟被科技部认定为重点培育联盟……谈到这些不胜枚举的成果,石元亮表示,这是联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对联盟未来发展,石元亮信心十足。他表示,为了使联盟更规范发展,创立了稳定性肥料统一标示,建立了更完善的管理机制,一旦有成员破坏,将受到严厉处罚甚至取消生产资格。联盟将整合管理队伍,从生产到施用严把质量关,每年不定期2次市场抽样,如有养分不足的企业,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取消生产资格。同时,联盟将不断研发和改进技术,用先进技术武装自己,通过不断走访企业,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联盟保持持续先进性。
统一协作 规范发展
谈到目前我国肥料行业发展现状,石元亮表示,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业要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战略正当时,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在某些高投肥区域,每公顷投肥可达800公斤左右,土地只靠化肥养着,自然循环链条中断,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严重。随着国家单独二胎政策放开,人口可能出现持续增长,粮食增产问题依然严峻。他建议应加强提高肥效利用率研究,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可降低农民投入成本,使地力逐渐恢复可持续发展。同时,对现有新型肥料应加大推广力度,使新型肥料使用范围逐渐增大,改善土壤环境。
肥料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已是不争事实,肥料企业通过多种新技术占领市场,从国际肥料行业发展经验看,未来,我国肥料发展也会朝着“大企业占主导地位,小企业逐渐消亡”方向发展,谁抓住机遇,谁就有机会在未来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石元亮表示,目前我国新型肥料可谓五花八门,农民没有相应的辨别能力,一些伪劣新型肥料把整个行业的口碑破坏了,农民提到新型肥料联想到的恐怕是“价格高、效果差”。他建议应尽快制定行业标准,用严格的标准来制约和规范市场,使那些技术失真、夸大宣传的产品被淘汰。
同时,规范的行业标准离不开市场严格监管,肥料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石元亮表示,目前肥料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施用,由多个部门错综监管,一些部门职能交叉,一些职能又无部门专管,他建议应整合肥料监管队伍,建立专门的部门从肥料生产到施用统一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力度。
此外,石元亮表示,肥料产业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地方不太稳妥,各省之间沟通不畅导致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经济、资源浪费严重,无法形成统一管理,希望部分肥料产业审批权能重新回归国家层面,由国家统一调配管理,为我国肥料行业发展提供可持续资源保障。
石元亮表示,“作为肥料行业一份子,联盟将通过自身带动作用,将行业标准不断完善、细化,并督促联盟成员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同时,联盟将继续加大宣传与技术指导力度,让更多农民了解真正的技术,提高农民辨识能力,为我国肥料行业规范发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