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促进粮食产量和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化肥盲目、过量施用等问题,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减少,保肥、保水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孟庆伟
土壤污染严重、土传病害频发,生态大环境频频报警。研究表明,微生物肥料在培肥地力、抑制农作物对重金属、农药的吸收、净化修复土壤、降低农作物病害发生、保护环境和维护食品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从源头抓起,恢复安全美好的生态环境?5月8日,《北方农资》传媒记者就国内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微生物肥料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孟庆伟。
科研实力缔造品质
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于1998年3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复成立,专门从事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工作。中心针对行业经济技术发展现状和需求,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运行模式,逐步建立科研、开发、转化、推广的良性循环体制,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孟庆伟介绍,中心涵盖生物肥料行业多个领域,科研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拥有较大规模的推广基地,同时配备先进的发酵生产设备和科研仪器。自成立以来,中心积极开展微生物肥料领域前沿技术的研发、项目对接、技术交流、应用推广等工作。在科技成果司指引下,中心已在我国微生物肥料领域完成139项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项目,其中微生物科研项目70余项。
技术推广站授牌
“近几年,针对国内市场土壤污染严重、土传病害频发等状况,特别是国家提出化肥施用零增长方案以来,中心从科研角度出发,对全国多家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产品定位等工作,使得企业在微生物领域更加有特色,从而促进企业产能和销量增加。”孟庆伟表示,中心以先进微生物肥料行业技术为圆心,以推广与技术服务为辐射半径,构建起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规划新平台。到2020年“中心”将在全国范围内授权100个技术推广站、10个技术服务站。
“与传统肥料相比,微生物肥料具有活化土壤中钾、磷、镁、等多种中微量营养元素的作用,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增强作物抗病抑害能力。”孟庆伟说道,微生物肥料符合国家提出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推广却并不顺利。追根究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生产企业不专业。做微生物肥料的企业有很多,但大多数都只是在做概念,无法生产出完全达标的功能性肥料,从而导致肥料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厂家以次充好,夸大效果,严重破坏微生物肥料的形象;二是微生物肥料速效性不如化肥。微生物肥料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肥料,可降低有害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残留,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但肥效比较慢。农民大多注重经济效益,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效果,就会毫不犹豫的舍弃。
针对微生物肥料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孟庆伟表示,微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着眼于经济作物而非大田作物,只有做好定位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微生物肥料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未来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于致力于做微生物肥料的企业,中心会从技术、策划、产品定位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此推动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和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9年,中心制定出三年规划目标,提出“打造中医大农业,还祖国一片净土”口号,未来三年时间,中心本着国家对农业方向的引导和支持,从中医角度出发,运用微生物技术,带领国内生产和销售微生物肥料的团队,挖掘微生物肥料的独有特点,打造微生物肥料、技术和工程的“中医大农业”。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药害,农民盲目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水体和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微生物技术去缓解、去修复。从中医角度来讲,植物生长离不开根,微生物肥料具有活化土壤中多种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增根壮苗,可增强作物抗病抑害能力,让植物生长更健康。”孟庆伟说,我国农业近年来复种指数高,污染严重,通过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等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化肥、农药和其他污染物等,从而降低土壤污染程度,达到还祖国一片净土的目的。
孟庆伟表示,在打造中医大农业的过程中,中心将积极开展一系列微生物肥料和技术的推广工作,把微生物肥料技术推向全国,让人们吃上健康、放心粮食。为促进我国农业提质增效,守护青山绿水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