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节点之上,化肥行业如何破解行业困局创新求变,通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下行业发展的新命题。

3月21-23日,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产学研”成果落地暨高效肥升级研讨会在心连心八里沟大酒店召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行业专家学者与心连心研发、生产以及营销团队共赴会议。本次会议,诸位专家学者与心连心对26个课题研究内容、应用配方的转化、产品研发优化方向以及市场推广进行深入研讨,通过前沿技术与田间肥效相结合,提升肥料科技水平,促进肥料行业发展。

李晓林

叶优良

任荣奎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放在首位,强调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而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对国家粮食保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肥料科技水平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绿色高质量工业的现实需要,也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心连心集团副总经理任荣奎表示,提高肥料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促进转型升级。
新时代对农资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只是理念的推进,更面临着科技、市场、推广、应用等多方面的挑战,只有“产学研”结合,将高校、专家、企业和农民本身的资源整合越来,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建立化肥行业高水平科技创新,打造出世界影响力。在科技发展方面,心连心一直敢于创新、敢走新路,“产学研结合”就是其中代表之一,据了解,为加强“产学研”项目深入合作、促进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与落地,心连心与各位专家紧密结合,开展区域性作物肥料研究,探究科学配比与精准施肥技术,围绕“一区一作一肥一技”战略布局,开展提升养分利用效率、改良土壤、创新施肥技术等多方面研究。本次会议上,中国农大资环学院教授李晓林、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宁鹏、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樊明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姜远茂等数位专家教授针对新型肥料创新进行破题演讲。为农业的绿色高效发展,贡献更好的产品和技术,强化科技支撑,促进肥料产业提档升级。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要求加速肥料升级,心连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深化校企合作,深研氮高效氮长效、贫瘠、盐碱土壤治理与改良,致力于新型肥料增效行业难题的攻克,搭建了心连心集团与专家教授共研学术的平台,逐步构建“一区一作一肥一技”,论证产品实现与市场推广的可行性与适应性,向“产学研”一体化推进,助力高效肥产品开发升级以及产品商业化落地,持续对相关成果的转化落地和高效肥的推广应用作出努力,使科技驱动创新为企业产业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引领院企科技合作转型升级步入全新篇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端牢饭碗的历史责任落到了这一代农资人肩上,氮肥高效利用事关产业转型升级、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及粮食安全问题。心连心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强化科技集成创新,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高效化,搭建科企共研学术的平台,持续攻克氮肥增效行业难题,论证产品实现与市场推广的可行性与适应性,加强了氮肥科技创新和应用的转化率,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