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成就巨大,从休闲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微农业、功能农业,再到智慧农业、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等等……一大批新经济形态和产业升级正在极大地拓展乡村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近几年,“航天农业”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航天+农业,将会碰出怎样的火花?航天农业的发展前景又如何?
什么是航天农业?有人给它下了这么一个定义:航天农业是利用主太空所特有的强宇宙辐射、高真空、重粒子、微重力等对农作物的诱变作用,从中定向筛选培育出优良新品种。也就是把先进的航天技术与传统农业结合起来,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与作物的增产增收。航天技术与农业科技的相互渗透,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
2017年11月,阿联酋就宣布“太空农业计划”:计划在火星种草莓。而到目前为止,美国、俄罗斯等国已在空间站上试种和培育了豌豆、小麦、玉米、稻谷、洋葱、兰花、郁金香等100余种植物。
1987年,我国第9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在太空之旅中,就搭载了一批水稻、青椒等农作物的种子;2008年,我国迈出了向航天育种进军的步伐,经过反复实验和培育,自主选育和引进培育20多个经航天诱变的作物新品种。新品种产量大幅提升,营养成分显著增加,抗性(抗病、抗虫、抗旱、抗盐碱等)能力增强。应该说,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而我国的航天农业,也一步步壮大,走向世界。
亩产高达4000公斤、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线椒高一倍的“太空线椒”,每个重达200多公斤的“太空南瓜”,一株能结一万多颗西红柿的“番茄树”,比普通种子产出作物的产量提高20%以上的“太空荞麦”“太空小麦”……应该说,航天农业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也已成为现代农业创新变革的“助推器”。
航天农业除了在科研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之外,其商业模式也值得深挖。
一是航天农业观光园。在今年春节期间,北京航天之光观光农业园、北京科普航天教育基地、惠州博罗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等都热闹非凡,吸引了大批游人纷至沓来。它们普遍的特点就是以“科技、生态、休闲”为主题,以航天科技农业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核心,成为集农业科研、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农特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二是太空农场。在厦门有一家由退休军人发展的“太空农场”,在这里,太空育种落地成果精彩纷呈。据农场主介绍,农场里的太空蔬菜与普通蔬菜差别不大,但不同的是,太空蔬菜因具有抗病毒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可少施肥料,更加环保。
三是航天农业育种基地。作为全国第一个县级航天育种试验示范基地,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可谓名声在外,这里已经展示并推广了“超级稻”、“航天新惠占水稻”、“华航31号水稻”、“航天福田菜心”、“航天小黄瓜”、“航天甜椒”、“航天西瓜”、“航天茄子”、“板栗南瓜”、“嫁接樱桃番茄”等3500多个优新农业品种;而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与航天科技集团共同合作开展航天综合育种基地项目建设,也是以航天农业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九类农畜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700余亩,养殖规模达2万只。
四是航天小镇。我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就在最近,我国第一个军民融合航天智慧小镇正式落户河北承德。该小镇规划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航天主题乐园、航天智慧医疗、航天智慧疗养、航天智慧教育、航天新材料研发应用、航天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