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两会”,备受全国人民关注,来自各地各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齐聚一堂,共谋发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全体会议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农业企业家代表委员们心系农民、情牵农业、关注农村,他们的关注点是农业发展最新现状,两会建议总是汇聚行业最前沿的思想,引发高度关注。在今年两会上,作为一名农业企业家的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最关注的热点有哪些呢?
全民护土
提升土壤养护意识
耕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均耕地资源少的基本国情使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处在高强度和超负荷利用状态,长期不合理利用使我国耕地存在数量锐减、质量下降和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土壤保护和污染防治已经得到了政策和法律层面的保障,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全民对土壤保护的认识仍然不足,土壤养护意识淡薄,亟待大力推广亲土种植理念,全方位提升耕地质量。
万连步
在2019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针对“提升全民土壤养护意识,提升耕地质量”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开展耕地资源调查评价,支撑耕地资源管理。调查清楚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状况,并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生态保护修复的有力保障。他建议开展涉及全部土地资源要素(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的大比例尺调查评价方案研究,适时开展全国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为科学编制大比例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提供基础数据。要根据耕地本身的性质,土壤的适应能力和弹性,做区域性适宜性的选择匹配。也就是说,要根据耕地的遗传特征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耕地质量的评价。
二是支持优势企业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土壤改良修复具有持续性、持久性、资金需求巨大的特点,建议进一步加大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财政支持力度,保障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调查评价、技术示范等工作的资金需求。
三是实施重大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耕地质量提升重大工程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投资回报率低,需要多层面重大工程的支撑。建议国家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单列一定比例资金,设立耕地质量建设专项资金,并规划实施耕地质量建设重大工程,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不同层面,积极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四是倡导“亲土种植”理念,提升全民土壤养护意识。他建议在国家重点示范工程优先推广使用符合亲土种植要求的产品,将此类产品纳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范畴;在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镇)中开展“亲土种植”试点;在全国土壤监测网点中挑选耕地污染严重的种植区设立“亲土种植”试点,效果获得验证后进行经验分享和大面积推广;开展“亲土种植”日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农民关注土壤健康、使用改土养地的新型肥料,引导消费者购买符合“亲土种植”要求的农产品;将“亲土种植”示范田纳入全国土壤监测网点,对于愿意主动纳入监测网点的农民给予补贴;在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中设置土壤养护的科普平台,引导农民建立用养结合的意识。
乡村振兴
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标准。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一家一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
为推动我国农业顺利转型,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针对加快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万连步提议: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新型职业农民是快速接受新产品、新技术,提供现代农业服务的重要力量。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我国新型职业培育在培训制度、培训体系、认定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取得显著成绩,但仅以“政府埋单”形式容易造成资金投入不足,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次数少及后续辅导和咨询服务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为拓宽培养渠道、完善培训体系,应该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激活社会资源,引导涉农企业参与职业农民培训,保障农业现代化顺利实现。
鼓励“互联网+农业”在农业服务上的创新,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有效地提供农业金融融资服务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信息化服务体系能够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判断,提高农业生产的针对性。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方式,可以使农业科技、金融和信息更加便捷、高效地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建议鼓励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农业服务综合共享平台,促进农业经营生产设备和投入品的共享,实现各类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对于此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在国家重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扶持其做大做强。
鼓励涉农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中国涉农企业参与农业服务还比较少,服务的水平也比较低,没有完全发挥其优势,应该鼓励中国涉农企业参与为农服务,建议适当给予涉农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将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涉农企业纳入国家政策扶持的范围;对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服务和农业弱势环节的服务,还可以采取进一步的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鼓励村集体和村组织参与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来,通过村级行政组织来集约和整合土地,统一交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托管种植;通过专项财政资金奖补和税费优惠减免,引导耕地集中;在总结涉农企业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经验、做法和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明确政府支持社会化服务的具体内容、衡量标准和运作方式,建立农业企业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准入门槛或进行资质认证,支持具有资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
绿色发展
支持减肥增效创新技术
化学肥料、农药的施用对我国农业生产贡献巨大,但近年来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及盲目施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化肥、农药的平均利用率均不足40%,这不仅导致土壤养分失衡,而且过量的化肥及农药成分影响生态环境,化肥农药由零增长提升为负增长仍然任重道远。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绿色投入品关键技术突破。目前我国的主要创新资源还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创新能力总体较弱,具有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的农业企业较少,农业减肥增效技术、产品涉及多项技术研发和创新,在当前化肥负增长要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新型肥料行业发展迅速,但关键技术上创新仍显不足。因此,建议政府积极引导和培育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创造宽松环境;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平台建设、评审专家选择等,鼓励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创新型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以项目投入、后补助投入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对于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等国际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或资助,以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性。
建立示范基地,通过试点作用带动农业绿色投入品的推广。高效、专用、环保的新型肥料是实现减肥增效、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降低肥料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增收的特点,是农业绿色投入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依托国家缓控施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25+10>50”减量增效产品,依托包膜缓控释肥、双增双控缓控释肥、稳定性肥、生物能等新型肥料技术,35公斤的肥效优于50公斤同等养分含量的传统肥料,可实现减肥30%,对当前农业节肥节药、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应用推广过程中应加强示范。建议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示范基地。通过试验示范,建立新型肥料减肥方案及药肥一体化方案在农业种植中的施用流程、用量、方法等标准化操作指引,充分发挥试验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通过举办示范基地观摩活动,将减肥增效技术向更大规模推广。鼓励企业通过试验示范、技术讲座、田间学校、入户指导等形式,逐级开展减肥增效方案的培训和服务,将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推向市场。
将减肥增效技术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国家重点项目中优先采用。借助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平台农技培训活动,进行减肥增效技术、药肥一体化知识推广。同时,建议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农产品保障、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项目以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优先推广、统筹使用新型肥料产品及减肥增效方案;对使用减肥增效技术产品的种植者,予以政府资金奖补,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