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土中生,土壤是绿水青山的根本。土壤资源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资料,为农作物贮存、供养养分,而且还对人类生活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经营,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严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健康优质的土壤环境是作物生长的根本,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记者6月22日,在黑龙江省肇东市禹农肥业经销商技术培训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以“论修复土壤与当代农业的重要性”为主题展开培训,旨在帮助经销商了解土壤健康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分析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学习更多营销、经营理念。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北方农资》传媒总编辑田原、黑龙江省肇东市禹农肥业总经理孙禹,以及来自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120余名经销商与会。
响应政策号召 势做土壤改良领军者
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经历一次又一次飞跃。然而,近年来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不断遭受重创,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隋着市场形式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土壤改良工程。
孙禹
“禹农肥业坚守企业信念,不断改良升级产品特性,更好的为农业发展服务。”孙禹介绍,黑龙江省肇东市禹农肥业是一家集科技、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领航性的土壤改良企业。公司以科技引领产量为核心,以技术服务客户为宗旨,秉承“科技让产量更高,禹农让生活更好”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土壤修复产品的研发工作,势做土壤改良工程的领军企业。孙禹认为,随着农民对农资行业服务要求提高,要求农资行业服务人员必须紧跟时代,及时学习、了解最新行业知识,积极响应国家减肥增效政策号召,为农民增产增收、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种植领域创新 农资行业迎来新时期
田原
“随着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加速,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主体发生重大变化。这些都有利于我国农业向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田原表示,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数字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在种植过程中,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以及代工服务费等支出项目比例上升,导致农民种植投入成本增加。”田原认为,虽然种植成本增加,但随着近年来植保飞防、农资电商等农化行业的创新,种植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农资行业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改良土壤环境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高祥照
高祥照为与会者分析我国当前农业大形势,以及土壤改良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由于我国高强度、反季节、连作种植现象普遍,造成土壤抗旱抗涝能力差、养分失衡、土壤酸化、板结、盐碱化以及土传病害不断加重,最终造成作物经济产值下降。”高祥照说道,土壤改良要通过实验,依托科学和精准数据来进行。培训期间,高祥照通过盐碱土壤改良的实验数据,详细为与会经销商讲解盐碱土壤改善治理方案。“改良盐碱土壤要按照‘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原则进行,优化土壤结构、减少地表蒸发,从而促进作物生长。”他认为,施肥、灌水、修梯田、建大棚等,一切农业措施都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作物生长微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农膜回收率达到80%。到2030年,化肥、农药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农业废弃物全面实现资源化利用。”高祥照指出,农资行业从业者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倡导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以及建设高标准良田等措施,从而保障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为经销商授牌
会议期间,禹农肥业举行“禹农土壤改良使者”授牌仪式,高祥照为各地优秀经销商颁发“土壤改良使者”奖牌并合影留念。经销商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获益良多。通过培训,他们不仅了解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还学到很多专业知识,为以后更好地服务客户打下基础。同时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跟随禹农,为土壤修复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而努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