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日,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主办的“《肥料大咖谈》——单产提升,我们在行动”在北京举办,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云,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光参加访谈。

(节目访谈现场)
访谈开始,常云讲述了一段属于鄂中生态的成长故事:2002年,从租赁湖北省钟祥市双河镇原9603兵工厂的旧址起步,短短3个月,便诞生了一条年产30万吨过磷酸钙和一条10万吨硫黄制酸生产线;2006年起,一个个新项目的布局使企业综合实力得到飞速提升;2021年底,鄂中生态提出“主业倍增”计划,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新鄂中”,预计到2026年实现复合肥产销量翻番的目标。至今,迈进“主业倍增”计划实施的第五年,鄂中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十一大基地“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产业格局,成为国内品种品类最齐全的磷复肥生产企业之一。
当前,我国磷复肥产能整体过剩,而鄂中生态却选择扩大产能,并提出实施“主业倍增”计划,让人费解。对此,常云介绍,实施“主业倍增”计划一是因为2021年前后,行业集中度在加快提升,行业资源及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企业汇聚,二是在“十四五”起始之年,复合肥产业在加速转型,功能性增效肥取代常规复合肥已是大势所趋,三是产销形势发生了变化,客户为了规避经营风险,集中在用肥季来临前提货,通过产能提升可以提高企业在旺季的供货能力,从而提升全年销量。

(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云)
常云介绍,鄂中生态“主业倍增”计划主要从品种品类上突破、从基地布局上完善、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三个发展方向下功夫、做文章,从而实现产能、产销量及品牌影响力的多维倍增。目前,鄂中生态“主业倍增”计划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鄂中生态复合肥产能将达到600万吨,复合肥产销量将达到320万吨,新型功能肥占比将实现翻一番的预期目标。
在实施“主业倍增计划”过程中,鄂中生态也全面规划了功能性的新型肥料,据了解,鄂中专利生产技术——EPP工艺已经推入规模生产应用阶段,也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成效。常云分享,EPP是生态(Ecology)、磷酸(Phosphoric acid)和净化(Purification)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其核心特点是质量稳定、产品安全、适应性强、品种齐全、配方灵活,能帮助老百姓“定制化”生产化肥,满足作物不同的用肥需求。
近年来,我国化肥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进展,新型肥料产品研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关于新型肥料,李光指出,目前肥料行业对此并没有标准的定义,但并不意味着每新出来的一件产品就能被认为是新型肥料。目前,业内公认的新型肥料,是要能证明产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添加剂的功能、元素组合的本身,能否带来稳定的、可复制的功能,而这个功能必须是过去没有的。正如鄂中生态的EPP工艺,配方灵活多样,能够全面适应不同种植区域、不同作物以及不同施肥习惯的需求。李光介绍,现在中国新型肥料的占有率已经达到整个复合肥的40%左右,并且在逐年上升。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光)
五年奋进路,一曲振兴歌。从2022年到2026年,鄂中生态在“主业倍增”计划的战略指导下,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关于下一个五年,常云认为,未来磷复肥行业会向“高质、高效、功能化”方向转型,一是因为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环境友好型、养分高效、功能集成的新型肥料将成为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重要支撑,二是因为农业种植主体会发生变化,伴随着新农人的入场,人们会更加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高质高效的功能型肥料。而鄂中生态在未来五年,也会主动融入产业发展大势,坚持做农业创新发展的践行者、助农惠农的贡献者、合作共赢的示范者,努力将好产品送到农民手中,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实现厂、商、农的共赢与多赢。
文章来源:三农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