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
12月7-9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鲁西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15年水溶肥发展研讨会暨水溶肥分会工作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处长张凡、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陈明全、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处长吴玉芹、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鲁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成等20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地200多位水溶肥生产和流通企业代表,共同研究水溶肥行业面临问题,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水溶肥推广遇瓶颈
自2009年水溶肥登记标准出台以来,水溶肥行业取得飞跃式发展,2000家生产企业、700万吨产能、310万吨产量……5年来,水溶肥在提升肥料利用率、打造水肥一体化、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时间较短,仍停留在起步阶段,虽然使用效果好,不过成本较高,大田作物应用很少,大面积推广面临诸多“拦路虎”。
技术有待创新。张金成认为,我国水溶肥发展迅速,品种日益增加,同时也存在产品良莠不齐,推广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水溶肥企业应结合实际,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升级速度。
施肥模式落后。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承林表示,目前我国水溶肥使用存在浓度不均匀、费工费时、无法快速施肥、容易造成肥料淋洗等问题,企业应大力创新施肥模式,真正实现快速、高效、节能的水肥一体化发展模式。
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市场上优质水溶肥每吨达万元以上,使用比例为经济作物71%,大田作物29%,很难大面积推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胡树文指出,水溶肥包装成本几乎占生产成本1/3,加之享受不到化肥优惠运价,中途容易破损,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相关标准制定不合理。新疆惠尔农业总工程师岳继生表示,一个水溶肥产品证件审批下来各种费用达两万元,加大成本。陕西汉唐农业有限公司马巧荣认为,当前针对大量元素(固体)含量≥50%、水不溶物≤5%等涉及水溶肥5个农业行业标准和1个化工行业标准已不适应发展形势。水溶肥养分含量不能单纯依赖大量元素高含量,而应该注重其利用效率。
多方合力助发展
会上,不少专家、领导就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与会者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张承林提出“加肥站”及“塑袋纸箱”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加肥站”模式能够减少包装费用,缩短运输距离,方便农民购买,在降低费用和扩大推广面积等方面大有益处。而“塑料纸箱”则在降低包装费用同时,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刘红芳则表示,未来将在保证申报肥料质量的基础上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效率等,为更多企业创新降低成本、提供便利。
会议期间,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成立水溶肥分会,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水溶肥方针政策,建立水溶肥信息发布平台,组织、参与水溶肥相关制度和规范工作。此次水溶肥分会成立,在其指定的“十三五”规划中将加强水溶肥市场整顿、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市场监管和认证体系建设,对价格虚高、配方不合理、产品不合格、假冒伪劣等问题加大查处力度。
对于我国水溶肥未来发展方向,顾宗勤表示,重点应该是合理布局,培育和建设若干个全国水溶肥示范生产基地;多方施策,千方百计降低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规范行为,大力整顿水溶肥市场;深化服务,努力开拓农化终端市场;加大投入,创新驱动水溶肥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