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说农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在农业中循环利用的有机质资源成为污染源。面对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如何处理成为头等大事。
有些地方探索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有些地方采用环保措施,做减量处理。有些地方认为分布式处理适合自己的情况,有些地方认为集中式处理才有规模。当然也有些地方领导认为,这些有机质处理太复杂,有没有成熟的模式,还不如作为能源,都放进炉子里一烧,可以发电。虽然焚烧发电也是一种能源化利用方式,可面对我们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简单粗暴的处理,显得有些不妥。另外来说,有机质焚烧,当地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还有吗?如果处理不得当,一样有污染环境的风险。
土壤是个类生物体,它里面除了有矿物,还有有机质,还有微生物和土壤生物种群。土壤的好坏,微生物、生物群落的种类数量就是最直观的反应。随着我们对农业生产的不断索取,土壤恶化,正朝着失去生产力的方向进化。
在过去几千年,我们的农业生产持续进行,就是依赖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科学合理的循环。如今追求规模化,使得原有的农业循环打破,让农业生产资源变成了环境污染物。
土壤退化已经由专业人士的认知,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果简单粗暴的把这些农村有机质烧掉,那么我们土壤的有机质又如何补充呢?难道要大量外购补充吗?国家都在搞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点,我们为啥不参考下呢?
有机质这个土壤重要的指标,本来可以靠资源循环解决,非要近的不用,远的买来,是不是对农业生产是个巨大损失呢?就算自己域内农业不太发达,但是只要有基本农田,保持基本农田的高效利用,就得考虑土壤有机质循环。或者说,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对于政绩的考核,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要看土壤指数。相信土壤健康迟早会成为绿色GDP的考核指标。
农业是基础,土壤是农业的基础,有人向土壤中添加菌剂,如果土壤中没有足够的养分,细菌也不会好好繁殖。就好像人类的发展,哪里有吃的、哪里适合更好地生活,就迁徙到哪儿。所以,土壤的健康,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