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本期嘉宾:郭永旺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药与机械处推广研究员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关键,绿色生产方式是乡村振兴的方向,而农药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点因素,所以农药科学使用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
农药是把双刃剑
近代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的使用为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决了饥荒和贫困。农药的使用还有效控制了农作物疾病,消灭了寄生虫,使农产品种类增多,并且将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同样的,农药的负面影响也凸显出来,农药的使用直接污染环境,发生作物药害、产生农药残留,甚至农药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农药施用方法不科学、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农药利用率偏低、使用高度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等都是农药危害产生的原因,农药科学安全应用技术推广刻不容缓。
科学理性看待农药
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农药,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是防治病虫鼠害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我国农业部每年都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虫口夺粮”植保行动,农药为保障粮食高产和产出品质好、数量足的瓜果菜做出了重大贡献。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数量,这对农业绿色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药科学使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农药发展是一个由低效到高效、由高毒到绿色、从高风险到生态安全的过程。我国农药的发展正是符合这一规律,农药的安全性明显提升、农药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据物联网智能监测鼠害中发现,近些年来田间小型动物种类明显增加。只有科学安全的使用农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药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政策与创新助力农药发展
强化科学安全用药离不开政策支持,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调“绿色化引领、科学化防控、精准化施药、现代化装备、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我国逐渐淘汰传统喷雾器,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精准施药的精细作业和植保无人机技术,种植抗病品种、生物防治、综合种养、健康栽培、生态调控的绿色防控覆盖率也大大提高。
《农业技术推广法》《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使用三部曲:试验–示范–推广,推广高活性新剂型农药,应用农药助剂、免疫诱导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抓好轻简化施药技术研究。统防统治成效显著:用药、成本、污染呈现了“三个减少”;效率、效果、效益实现了“三个提高”;生产、质量、环境保障了“三个安全”;农民、机手、组织达到了“三方满意”;政府、部门、行业体现了“三个作为”。同时抓好安全科学用药培训指导和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检测治理同样重要。
2018年是农业质量年,农业生产要做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从田间地头到餐桌都把好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