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农资领域,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鄂中生态)始终以领军者之姿屹立潮头。近日,我们对鄂中生态副总经理常云进行了深度专访。访谈中,常云围绕企业发展历程、产品创新实践、行业趋势洞察等核心议题,深入分享了鄂中生态的成长密码与未来战略规划,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与思考。

23 载进阶路,锚定 “主业倍增”
常云介绍,公司 2002 年成立于湖北荆门,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耕高浓度磷复肥与功能性新型增效肥领域。自 2005 年起,企业连续多年稳居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500 强、中国化肥企业 50 强、中国磷复肥企业前 10 强。
历经 23 年发展,鄂中生态资产规模达 65 亿元,员工超 6000 人,构建起涵盖八大生产基地的产业网络,并打通磷矿采选到肥料产销的全产业链。2022年,鄂中生态开始实施“主业倍增计划”,预计用5年时间,实现复合肥产能倍增和产销量倍增。随着江西湖口、新疆昌吉及阿克苏等新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未来十一大基地协同发力,鄂中生态磷复肥总产能有望突破 800 万吨。2024 年,公司磷复肥产销量同比增长 45 万吨,增幅14%,复合肥、磷铵年产销量均居全国第四,预计到2026年底将全面实现复合肥产销量翻番的目标。

创新驱动产品升级,打造多元产品体系
谈及到产品体系与创新时,常云表示,在发展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迭代升级,从普通二次加工肥到一次化学合成的新型高端产品,鄂中生态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力跃升。2021 年底,投资40 亿元建设华中(胡集)基地,并逐步新增多项产能,使其成为国内复合肥品类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基于先进工艺体系,公司构建起覆盖全国市场的产品矩阵。“挪瑞”“鄂中仟金方”对标进口产品,满足高端果蔬种植需求;“鄂中高分子”“神捕”聚焦中高端市场,助力大宗经作与大田作物增产。同时,功能性专用肥及药肥一体化产品的研发推广也在同步推进。
在创新战略上,鄂中生态围绕两大方向发力:一是布局中高端功能性增效肥,二是依托产业链打造差异化产品。在此指引下,形成三大核心产品系列:以高塔硝基工艺打造全水溶增效肥;以获国家专利的 EPP 氨化硫基工艺(“生态、磷酸、净化、提纯”英文缩写)开发缓控释肥;以核心原料优势生产大量元素水溶肥。
其中,EPP 工艺凭借长流程自动化生产保障养分均一,中性 PH 值、无缩二脲的特性适配各类土壤,灵活配方更能精准匹配不同区域作物需求。一次成型的化学合成工艺,赋予产品成本与质量双重优势,多样化产线则实现按需定制,彰显强劲市场竞争力。

双轮驱动行业变革,多维推广破局市场
常云对“大肥特肥化”和 “特肥大肥化”行业趋势有着深刻洞察。他指出,这两大趋势是推动农资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大肥特肥化”是传统大肥企业凭借规模和渠道优势,推动特种肥料普及化,实现传统复合肥的功能性升级;而“特肥大肥化”则是特肥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优化,积极开拓大田市场。两者并非对立,而是行业升级的双轮驱动,共同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
在市场推广方面,常云强调新型肥料与传统 NPK 产品存在本质区别。传统肥料依赖渠道和价格竞争,而新型肥料更需要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传播打开市场。他感慨:“酒香也怕巷子深,试验示范是新产品获得认可的关键。”
为此,鄂中生态创新推出 “一田三会”推广模式,构建起全方位的市场推广体系:组建专业农化团队,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合作开展示范田观摩和技术培训;携手华南农业大学共建研发推广中心和示范基地,打造样板工程。同时,通过组织观摩会、测产会,与专业媒体深度合作,发动员工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多维度展示产品效果,加速新型肥料市场推广进程。
三大战略领航,新质生产力筑梦强农生态链
关于复合肥行业未来,常云信心满满。他指出,随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未来,鄂中生态明确三大发展方向:一是做农业新质生产力践行者,针对不同区域种植需求定制产品,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做助农惠农标杆企业,秉持 “品效优先”理念,坚持 “性价比” 营销策略,用优质产品与服务降低农户投入成本,提升种植收益;三是做合作共赢示范者,通过 “强经壮骨”行动,从产品供应、市场支持、利润分配等多维度赋能经销商,构建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链。
文章来源:鄂中生态 作者:雷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