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市场声音——战疫情保春耕”
《北方农资》传媒特推出的“倾听市场声音——战疫情保春耕”专题报道,旨在进一步了解市场供给、价格变化、企业产能情况,更充分地就当下形势进行探讨,为保障春耕生产贡献力量。同样欢迎业内诸位积极反馈市场信息,帮助大家全方位了解行业现状,共同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市场上仍有这些呼声,需要被听见!

东北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压舱石”和市场“稳压器”。2021年粮食总产量28891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21.15%;粮食商品化率平均在60%以上;粮食调出量占全国的30%以上,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众所周知,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春耕直接影响一年的收成,为统筹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农资企业纷纷做出了努力。
受疫情及国际大背景影响,今年以来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民备肥积极性较往年有所降低。黑龙江根力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继峰表示,今年黑龙江肥料价格比去上年每吨提高1000元以上,种植成本的提升给农民带来了资金压力。旱田区玉米、大豆市场价格较好,销量也较好,当地农民备肥积极性相对较高;水田区水稻市场价格低,销售情况不理想,当地农民备肥积极性相对较低。据了解,今年黑龙江新增1000万亩大豆面积,随着测土配方和生物技术的应用,总体用肥量有所降低,但据市场农资情况,仍有一定缺口,仍需积极生产保供。
东北耕地总面积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春耕所需化肥数量巨大,且相关资源主要依靠外运,企业也面临着原料成本高、市场风险大、运输受限运费上涨等难题,对农资保供稳价具有一定的压力。针对以上难题,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举措,有针对性地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农资企业也积极寻找各种办法保障春耕农业生产。
邹继峰对记者说,农资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种粮收益,黑龙江根力多用科技减少化肥使用量,用技术创新降低农民投入成本,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加强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加强生物—有机—无机肥的应用,根据作物栽培方式,设计套餐方案,实现化肥农药的双减,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黑龙江根力多两条腿走路,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渠道,持续推广宣传,帮助种植户解决种植难题,化肥销量较往年得到提升。
疫情常态化下,市场正处于剧烈波动时期,非常考验企业对市场的把控力与面对危机的处理能力,一着不慎,就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生存能力,更遑论承担农资保供稳价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