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回首2021年,我们共克时艰、努力奋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展望2022年,我们依然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让我们一起奔向未来,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新一年,新起点,新希望,《北方农资》传媒特此进行了农资行业浸入式采访,贴近行业一线,围绕“2022年农资行业的主旋律”,谈谈大家的真实想法和对未来的希望。
我们围绕行业谈关键词做文章,是想谈一些在当下需要关注的东西,我们接下来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思路去做,寻找和感受最为真实的行业心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现象被放大出来,在不断地总结归纳中,引发不断地思考,最终汇聚成一股“影响”的力量。

关键一:稳中求进,夯实三农压仓石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一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指出,2022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农业是“稳”的基础,粮食是“稳”的重点,政策是“稳”的关键。
作为稳粮增产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广大农资企业更要勇扛时代大旗。当下市场行情出现了较大的涨幅,肯定会压缩种植户的利润,影响他们的种植积极性,而生产企业在当前也做了诸多努力,一方面积极调运农资,以保障春耕生产,另一方面帮助农民调整用肥结构,控制投入成本。部分中小型的农资经销公司,由于经济形势或自身储备条件等受到了更大冲击。而且从目前形势来看,化肥价格或将高位平稳运行一段时间,这点需要引起广大农人注意,着手准备好应对措施,抢抓农时,确保粮食生产。
同时建议国家对农资生产、运输环节实行优惠政策与补贴,以此降低农资价格,减轻农民负担。国家也听到了大家的强烈呼吁,给了我们一剂强心针,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甘肃省金昌、武威考察时提出,针对有人谈到农资价格上涨较多的问题,国家正在研究再次发放农资补贴,支持农民春耕生产。让我们从政策中看到了更多希望,获得了前进的动力!
关键二:瞄准产品,回归本质
近年来,生产型企业现在都十分重视产品线的调整,从单一品类逐步向多品类进军,向功能型产品进化。随着行情的高涨,经济效益也有了较大幅度地提升,但随着生产成本逐步增加,企业也感觉到了较大压力。做企业肯定要有自身的经营之道,为了长远发展,还是要回归产品本身,抓住市场需求的特点,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业务结构、优化成本,提升整体效率,为客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不能贪图一时利益,只做假大空的利润产品,最终只会伤敌一千,自损一万。
希望在“十四五”发展的进程中,通过重组整合、一二三产融合、“种、药、肥一体化”以及集群发展,行业能出现各方面的领军企业,使得整个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提升,促进行业升级。面对我国农企的现状,更多的企业还是提倡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把自己“做专做特、做实做精、做优做强”,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和领跑者。
作为微生物肥料行业领军企业,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在产品端发力,董事长王淑平更是以开年计划表达了企业做好产品的坚定决心,今年根力多将优化升级研发技术、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继续保持生物肥料在产业的领先地位。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等新媒体服务、营销模式,从而成为产业服务创新的开拓者,新发展模式的探索者,推动行业进步的领航者。
关键三:持续创新,抓牢企业生命线
创新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从近20年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发展快的企业,大都是坚持不断创新的企业。持续创新也有几个关键点,一是模式的创新,一个技术应用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坚守,以客户为中心,坚守初心和行业本质。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公室秘书长徐兴家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正在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企作为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一定要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跟上农村振兴和变革的新步伐,更好地满足农民富裕的新需求。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宏观环境持续向好,市场竞争依然严峻,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和希望并存,农资行业的不断深化改革,也给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实现新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开封青上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颉红涛表示,我们农资企业更要牢牢抓住发展这第一要务,始终瞄准产品,持续创新。当好主力军,再做新贡献,为企业的整体协调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目标,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管理技能,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激发企业新的生命力。用新思维、新姿态、新举措谋求新产品、新市场、新发展,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四:以服务为先,强化品牌效应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营销市场的不断规范,农资行业的暴利时期早已过去,随之而来的是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在行业发展经历了艰难历程之后,农化服务迈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服务结构的调整与技能提升,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陕西优美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弋斌看来,随着传统肥料价格上涨,今年也是生物刺激素产品价值兑现的一年。如何在不增加农民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减肥增效以及提质增产?这个问题正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无论是机遇还是困难,未来的路还得一步一步往前走,他提出,农化服务已经成为农资经营的突破口,更是自身品牌建设的关键点!今年优美柯会将重心转向基层推广,以区域重点作物为中心进行深度发掘,与经销商一起真正提升对农民的服务能力。
品牌在客户心中是企业和产品的标识,代表着产品的特色、品质、代表着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服务能力等,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都能增加顾客对公司实力的信任,增加顾客购买的信心及安全感,做好服务往往会让企业的发展后劲儿更足。
关键五:聚焦有效需求,投买家所好
在这个慢进就是退步的激越年代,我们如何在把握“稳”、追求“进”、突出“实”的主基调下,开创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瞄准客户、作物、农民的有效需求,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发展,开创更加出彩的新局面。
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年介响指出,今年从宏观运行来看,挑战有很多:疫情问题、原料问题、环保问题、市场问题,团队问题等;从微观来看,可行的方式也不少:聚焦客户需要、强化员工服务能力、升级产品的定向功能等。目前国内多数农资企业在运营上面产品结构过于分散、客户结构不够合理;管理上面,管理沉淀不足,市场意识不足,不少理念流于口号。越是不好过的时候,企业越要发挥组织架构的优势,帮助经销商渡过难关,做出性价比高的产品,让所有合作伙伴和客户利益最大化,让经销商对企业有信心。
肥料生产正由大而全向专业化发展,他们分工明确,各领域竞争加剧,赛品质、争价格、比服务,越来越白热化。原来农资很稀缺、选择性很少的时候,卖农资的是上帝,现在农资产品百花齐放,爱买谁的就买谁的,买农资的顾客是上帝。总之,尽量投买家所好,围着顾客的有效需求转是绝对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