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是印度冬季作物种植的关键期,在印度的多个邦却出现化肥短缺的现象。中央邦、北方邦、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卡纳塔克邦、曼尼普尔邦等多地都出现化肥短缺供应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印度国内能源短缺导致化肥生产不足;其次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印度国内企业无力进口足够数量的磷酸二铵来生产化肥。

目前我国各地普遍加强能耗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的控制管理,叠加煤炭价格高涨、货源紧张,以及国际化肥市场高价拉动,化肥企业生产压力加剧。
10月份以来,在煤炭生产大省的山西,无烟块煤价格已突破3100元/吨,最高成交价达3300元/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受此影响,化肥企业每生产1吨尿素,就要亏损500-900元。山西一些肥料企业不得不停产、减产以止损。据晋城市化工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煤价高企导致化肥企业面临亏损。采用传统固定床气化技术的尿素企业,每吨尿素完全成本3500-3700元/吨,其中距原料煤产地较远和生产控制偏差企业完全成本近3800元/吨,这类尿素企业每生产1吨尿素亏损500-900元。
采用新型煤气化技术的尿素企业,原料煤价格近2000元/吨,有的地方到厂价达2330元/吨,尿素完全成本近3000元/吨,也已出现亏损。
据了解,某化工集团固定床工艺尿素年产量40万吨,目前每吨亏损800元以上,每天亏损逾百万元。
成本倒挂,原料不足,逼迫不少肥企停产、减产。根据有关协会调度,河北、黑龙江等省部分4万吨规模以下的复合肥厂难以开工,大多处于停产状态。企业尿素库存将进一步走低。
农民投肥意愿下降,明年春季用肥压力加大。
农民肥料投入或将减少。今年以来,各品种化肥价格同比普遍明显上涨,增加了农民施肥成本。据测算,平均一亩地化肥投入同比上涨100元以上,而一亩地产粮收入同比上涨20元(按亩产800公斤推算),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对于种植大户,秋冬种可能会选择施用较低养分含量的肥料,以降低投入成本;对于小农户,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不用化肥种“卫生田”的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
部分地区明春化肥用量或增加。由于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土地过湿,仍需排涝散墒,短期内无法完成小麦播种。预计这些地区秋播将延迟,用肥需求也将随之延后。
今年秋季晚播,可能导致今冬苗情不好,明春需要加施更多速效肥料促长促壮,明春化肥用量或有一定增加。
预计,化肥供应和市场价格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明年春耕季全国社会尿素库存不超200万吨,春耕用肥或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