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资行业复苏,3月31日,以“践行提质增效,推进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原农资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中原农资双交会)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开幕式现场
减肥增效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陈生斗
开幕式上,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致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发展,中央高度重视农业,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2020年的粮食总产达到一千三百六十五亿斤,占到全国粮食总产的10.19%,其中小麦产量超过750亿斤,占到全国小麦总产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河南粮食生产在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时河南为全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参会,可以及时全面了解全国农资市场行情和发展趋势,有利于科学安排农业生产计划和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农资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十八年来,会议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发展为中心,以增产增效为目标,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持续发展,为扩大信息交流竭力协同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组委会加强统筹协调,加强产销对接,加强信息交流,加强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中原农资双交会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知名度,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孟铮
心连心集团新乡复合肥事业部副总经理孟铮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一年。中原双交会作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农资行业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肩负着更强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相信此次展会的举办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行业交流和贸易合作等方面的加强将起到重要作用。心连心集团五十年来,秉承坚持化肥、做好化肥的企业理念,研发推广更高效环保的化肥,不断强化农化科技服务,心连心已成为农民信赖的产品。减肥、增效、提质已然是当下中国农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特别是对农资行业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推广腐植酸肥料符合国家政策,有利于土壤修复、提升作物品质和环境保护。因此,心连心与腐植酸龙头企业战略合作,整合国内外行业专家、研发资源,加强腐植酸系列产品的研发力度,全力打造中国腐植酸产品的一流品牌,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九江生产基地的投产,心连心布局全国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心连心依旧要坚持以肥为主的发展战略,研发推广以腐植酸为代表,更高效环保的肥料,并通过农业大数据、高效农业服务中心和新农服专家平台,打造有心连心特色的农化服务体系,真正落实科学施肥,让广大农民用最小的投入拥有最大的产出,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大亮点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信息新,新春权威发布。本届展会,主管部门领导解读了2021年肥料行业政策支持发展方向,讲解了2021年肥料行业及产品应用发展趋势以及农业生产发展与农资转型升级、我国果菜茶高质量发展方向与路径等农资人关注的问题。同时,参展企业也带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以及转型新思路,为广大农资人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规模大,全产业链展示。本届中原农资双交会展览面积20000多平,参展企业300多家,保持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和较高的品质,各细分品类主要品牌企业倾情参展,全面涵盖农资行业上下游链条全部品类,包含肥料、植保、农药、种子、原料、水肥一体化、相关机械和设备、果菜茶有机肥替代、绿色生资等产业链上下游全部行业,助力农资行业发展。
领导巡馆
活动多,突出绿色发展。中原农资双交会以行业先发优势、产业链资源优势、大数据优势,助力全产业链企业开展经贸对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行业加速发展。展会同期举办了“中原农资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嘉禾生物领军人物餐叙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产业融合分会成立大会”、“2021经作疑难问题解决与众合营销峰会”、“中农大(北京大学)农资MBA总裁班华夏惠农商学院经销商创始人班同学交流会”、“激发良种潜能,壤动大田商机——壤动拌种技术交流会”、“中原农资经销商诚信联盟年会暨最美家庭农场评选活动”、“家庭农场特色产品展销”等多场专业性活动,邀请众多业内权威专家和企业家,针对行业发生的新变化、面对的新环境、发现的新问题深入研讨,帮助展商重拾信心、开阔思路,共同探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人气旺,专业观众汇聚。中原农资双交会坚持以创新驱动变革,通过创新观众引流,全域线下一对一精准邀约招观,大巴车全域接送模式等举措,参会观众有20000多人次。同时,到会观众结构的优化使展会的整体品质得以提高,更好地满足了参展商扩大内销、拓展市场的需求,实现了传统渠道流通与现代供应链互动交易的跨界整合,搭建了一个诚信、健康和有序的合作交流平台,为全国观众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推动中原农资双交会向纵深发展。
提质增效 唱响农资发展主旋律
李福生
减肥增效、提质增产已成为当下中国农业发展的核心词,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深入推进,人们对肥料的科技含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本届双交会参展企业纷纷带来拳头产品,助力农业健康发展。河南丰四方化肥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福生说:“今年的客户与往年不太一样,今年的客户更偏向高端肥料,尤其对高端肥料的科学技术含量要求比较到位,所以我们公司在这方面迎合市场,也开发了一系列的高端肥料。”谈到中原肥料双交会,李福生表示,今年参展的企业比往年更多,这也说明企业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开发更多的客户,对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李振贤
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粮食增产增收的一大法宝,但在部分认知里,化肥成为污染环境、造成土壤板结的因素。河南农友福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贤介绍,化肥本身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由于农民缺乏科学施肥理念,造成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致使部分化肥浪费在环境里,造成了环境污染。要想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农资人仍需帮助农民树立科学施肥理念,避免盲目施肥。
薛俊志(右)
化肥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化肥产业创新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化肥蓝海在哪里?地丰生态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薛俊志认为,未来5-10年中国发展方向是特肥。中国特肥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不会等人,抢抓先机研发出高质量特肥抢先得到消费者青睐,特肥领域拳头公司仍在虚位以待。薛俊志表示地丰生态将继续完善产品,完善服务,在做好高端大化肥的同时将特肥发展起来。
董长江(中)
作物吸收营养与人们平时吃饭一样,不仅要科学搭配,还要平衡膳食。河南腾丰技术总监董长江表示,化肥的施用对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让部分农民患上"化肥依赖症",认为肥料施用的越多越好,含量越高越好。为迎合市场需求,肥料生产企业跟着农民思路走,市场上大肥钾含量越来越高,施用后作物产量和品质反而不见提升。董长江对记者说,要想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需要关注植物内在需求,缺啥补啥,腾丰专注水溶肥与特肥,针对作物不同生长时期选择不同肥料,提高作物品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张兰洲(中)
如今,特肥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特肥最开始主要运用在花卉等高附加值特殊作物群体,属于精细化产品运作,随后特肥在国内农业种植领域发展之势渐胜,主要集中在经作区,大田领域施用较少,青岛海卓进出口有限公司内贸部总经理张兰洲介绍,青岛海卓专业进口特种肥料,他认为特肥大田化意味着特肥的春天真正来临。特肥市场广阔亟待开发,如今大肥运作成本提升,盈利空间被压缩,传统大肥企业纷纷布局特肥产品线,向特肥发力。
精彩花絮
产品展示
查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