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肥属于一种中量元素肥料,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在韩国、美国、法国、马来西亚及我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已被大面积推广和使用。
会议现场
4月14日,由中国农资传媒主办、河北萌帮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生物刺激剂发展联盟协办的“第二届解硅菌农业应用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市召开。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阿氏菌项目的国内外专家深度解读硅在中国农业中的重要性以及解硅菌的应用潜力,并进一步挖掘生物解硅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应用上的更多可能性。
科学严谨 精细打磨
高祥照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指出,植物中硅元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机体对不利条件的对抗性。表现为,机械保护:表皮组织变厚;物理保护:加快植物生长;化学保护:抑制有毒化合物;生化保护:提高生化抗逆性。他强调,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把引领农资行业发展,把中国的农业引向更加科学、健康的发展之路,并表示未来肥料发展要做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省工省力上再突破、在减少损失上做文章、在精准匹配上求发展、在工艺优化上谋创新。
李俊
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视频连线做《微生物肥料在国家绿色农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处于新业态的初期阶段,微生物肥料各界同仁对产业进入新业态要有充分的认识,并要按其发展要求,因势利导,提升自己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水平与层次。他强调未来肥料一定是朝着高效、增产、提质、绿色的方向发展,微生物肥料新技术产品研发应用要朝着修复菌剂对土壤健康维护和修复、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增产增效(减肥增效)、应用微生物肥料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作物抗逆性功能等方向发展,其中解硅菌在以上四个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郭兴龙
河北萌帮水溶肥料股份有公司研发生产的“解硅菌”系列产品通过其高效活化分解土壤中的硅元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提升品质增加产量等功能及在作物应用上的良好表现成为市场“黑马”,引发关注。萌帮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兴龙表示“让解硅微生物长久地走下去,真正有一个结果,是萌帮一直以来的追求。我们不想把解硅菌做成一个博眼球、炒热点的产品,我们会认认真真地打磨,一点一点地进步,做十年、做二十年。萌帮希望致力于解硅微生物研究的科学家、院校、企业一起参与进来。”
康耀卫
据了解,2018年,萌帮股份与农业农村部植物根瘤菌及微生物肥料首席专家康耀卫合作成立了专门的微生物研发团队,对筛选一株或一类具有独特的、解硅能力超强的微生物项目进行了立项。康耀卫现场对我国首款生物硅肥的开发与商业化进行介绍。他表示,研发团队采用“富集平板高通量法”,从20多万株微生物群体中筛选出了34个新属,206株符合目的要求的菌株,经查其中大多数菌株的解硅能力为全球首次报道。经过对菌株进行耐高温、耐盐、耐酸碱、溶血安全性试验,菌株与常用农药混配存活率试验、产孢率试验、刺激作物根系生长等试验,微生物研发团队最终从206株具有解硅能力的菌株中优选出一株MB35-5菌株进行商品化开发。通过近年来的试验得出结论,MB35-5对菠萝具有抗黄化防早衰的效果、对大葱的抗倒伏和抗干尖具有明显效果,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提高植物在低温条件下的发芽活力等。
吴广利
萌帮股份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吴广利详细介绍MB35-5解硅效应。据介绍,阿氏菌工艺发酵温和,容易实现产业化,为萌帮的产品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吴广利强调,机理的探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萌帮正在积极地寻找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对机理做进一步研究。
强调应用 注重效果
蔡昆争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蔡昆争指出,硅是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我国50%以上的耕地缺硅,不同植物硅的积累和分布差异很大,硅的吸收受到Si转运基因调控。从施硅的生理效应上看,硅影响着植株生长、影响着矿质营养吸收,对非生物胁迫的影响包括抗金属离子毒害、缓解盐胁迫、增强水稻抗倒性、抗旱性、抗高温、抗紫外线辐射等,对生物胁迫的影响包括抗病、抗虫害等方面。他强调,硅肥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硅肥应施用在受污染的农田以及种植多年的保护地上。
刘健
中国生物刺激剂发展联盟理事长、四川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刘健做《生物标记的先进性及对微生物肥料的重要意义》主题报告,他介绍,微生物标记在菌种鉴定、溯源和示踪;菌种特性代谢物的研究;微生物肥料(菌剂)高效应用机理的研究;微生物肥料(菌剂)登记的管理升级;特有功能性菌株的有效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微生物肥料(菌剂)作为生物刺激剂的重要分支,功能性菌株特性代谢物的深度研究会越来越受重视,并建议纳入登记管理。他认为,加强微生物肥料(菌剂)生物标记方法的基础研究,建立高效通用的生物标记方法对微生物肥料(菌剂)的菌种保护和登记管理已势在必行。
陈绍荣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生物刺激剂发展联盟首席生测科学家、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绍荣就好菌株生测的注意事项进行简要讲解。他强调,生测的各项环节:实验室实验、盆栽实验、小区实验、大区示范等,要按照顺序循序渐进,注意在生测过程中一定要规范化进行。
穆娟微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穆娟微讲述阿氏菌在寒地水稻上的应用、实践和体验,“在寒地水稻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品种上,设置多种浓度的试验,分批次的反复修正和验证结果,以期得到阿氏菌在寒地水稻上的最佳用法用量。通过试验,我们得出结论:阿氏菌剂浸种后,不同处理均对水稻安全。出芽后未见畸形,扭曲等现象发生。使用阿氏菌后倒3、倒4茎节有一定量缩短,可对水稻的抗倒伏起一定作用。阿氏菌对水稻有明显增产作用,产量构成因素表现在分蘖增加、结实率高、千粒重高。”
刘益宏
萌帮股份首席技术专家、博士刘益宏通过阿氏菌产品在葡萄、大姜、甜瓜、柑橘等田间实验相关数据,对产品安全性表现进行证实。据了解,目前,萌帮股份作物技术部对开发出来的四类阿氏菌产品,在28个省29种作物,进行了460多场田间试验。数据表明,施用阿氏菌后叶片厚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为阿氏菌可提高作物的光和作用能力、提高产量,奠定了数据基础,也得出了“阿氏菌”具有高效活化、分解土壤中的硅元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提升品质、增加产量等功能的结论。
随着“萌帮”解硅菌产品试验范围的不断扩大、试验数据的逐步详实,“萌帮”解硅菌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正在逐步提高。从单纯的施用硅肥,到提升硅肥的分解能力和作物吸收能力,再到菌株的可标记功能,“萌帮”解硅菌的产品定位也获得了专家肯定。
吴江
中国农资传媒副总编辑吴江认为,这是一场专业、权威、高端的会议,每位专家在各自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萌帮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和思路。专业、权威成就了一场有实效的“解硅菌”高端学术论坛,更成就“萌帮”严谨的研发态度。
会上,专家们通过把脉微生物肥料发展新政策、梳理微生物肥料的国际国内发展路径、阐述微生物菌肥在释放和激发土地硅的潜能机理,结合当前的微生物解硅菌的机理、应用和发展进行详细讲解,鼓励企业进一步推动技术和市场的融合,推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新型肥料技术的应用提升。
精彩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