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品质好,粮食储备企业、贸易企业、加工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小麦价格稳中有升,优质小麦品种在市场化收购中脱颖而出,销路好、价格高,逐步走出“优粮优价”行情。目前,六大小麦主产区中,湖北、安徽、江苏三省已启动小麦低收购价收购,有效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出”的线,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
与往年新粮集中上市时农民扎堆卖粮不同,今年惜售的农民不在少数,一些企业收购进度因而明显放缓。河北柏乡一合作社今年计划收购优质专用小麦5万吨,但是截至6月30日仅收购了5600吨。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负责人说,今年他们粮库计划收购15万吨小麦,截至6月30日仅收购4.8万吨。
造成农民惜售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肺炎疫情影响,农户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增加家庭存粮;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农户认为小麦价格也会上涨,就把粮食存起来等待更好的市场行情。该粮库负责人说。
6月29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了近期主粮品种的收购价相关数据,小麦收购价波动区间为1.08-1.34元/斤,小麦平均收购价为1.14元/斤,环比涨幅为0.3%。从各主产区的收购价来看,平均收购价均超过2240元/吨,而且本次数据,只有甘肃地区的小麦收购价环比下跌了0.6%,江苏和湖北地区小麦收购价环比持平,其他产区小麦收购价环比涨幅为0.2-0.9%。,分别达到1.21元/斤和1.22元/斤,山东、河北高价区域也分别达到1.25元/斤和1.29元/斤。
近期小麦收购价稳步走高,也是多重利好因素叠加所致,不过对于后期的市场行情,也不宜盲目乐观。因为临储小麦供应量很充足,一旦新小麦价格涨幅过快,不排除后期下调临储小麦拍卖价,同时还可能进行定向拍卖,企业的采购需求就会由部分陈粮替代。另外,小麦的进口量增长较快,后期集中到港后,优质小麦的补给量会比较多,国产小麦的收购价就会有影响,毕竟进口小麦与国产小麦存在0.1-0.3元/斤的价格差。因此,农民在售粮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控制好售粮节奏,既不盲目囤粮惜售,也不集中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