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



记得初中时有位同学写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做个农业科学家,研究出来长在树上的西瓜,同学们哄堂大笑,因为在常识里西瓜是生长在土地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知道农业科学家已经让西瓜挂在藤上生长了,这样可以高效利用种植空间。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现代运输业的推动,生活在各个地方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西瓜,都让人忘了,西瓜到底是那个季节的水果呢?夏季吃西瓜,解渴祛暑,冬季呢?是不是会让人们体寒多病呢?

有一位朋友想做草莓的深加工,担心夏季没有草莓,原料短缺怎么办?实际上现在吃草莓的季节本来就不是应该生产草莓的时候。因为冬暖大棚的推广应用,让草莓这一个本该夏季出现的水果,变成了冬季到春季水果。因为夏季水果种类多,如果再种植草莓的话,鲜草莓经济效益可能大大下降,要做深加工,夏季露天草莓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中药材的老师讲,如果想了解一味药材的性质,除了看买回来的药材,闻它的气味,更应该到野外看看它的自然生长环境。热性药多生在寒凉地区,寒性药业多生在酷热环境,生在水里的药有除湿功能等,食物不是也一样吗。现在坐在家里一年四季想吃啥就吃啥,到底那些是大自然的赠予,什么时间吃什么东西,都傻傻分不清楚了,如果说现代人的病都是吃出来的一点不夸张。

现在农业种植不再是讲究原产地,或者特殊地域特殊的农作物品种。更多是引进眼下价格好的,或者采用人工干预生产把上市时间错开。导致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受伤的一直是农民。还有的是经销商会炒作某些农产品,赋予它很多的食用功能、保健功能。往往把价格炒得离谱,农民也得不到好处,那些购买的人,健康也没有得到保障。
自古农业就是有着良好的生物小循环,田地里生产的食物,供人们食用,边角料供畜禽食用,就算人们吃完饭的刷锅水,也成了猪、牛的可口饮料,人畜粪便经过堆沤变成作物生长需要的肥料。资源被最大程度利用,几千年来农田可持续发展,人们按照季节采食不同的农产品,夏季物产多些,他们就把这些吃不完的食物加工成干物,储存到冬季食用,也没听过有什么防腐剂的问题。

农业的回归不光是农业生产,还有农业加工方式,储存方式等等,过去没有现代化加工、储存设施的情况下,人们又是如何生存呢?值得我们研究。过去人们通过观察自然,争取与自然同步的养生方法,现在就过时了吗?还是说现在这种以物质为核心的养生保健做法才是现代化的呢?
万物分阴阳,养生保健也不例外,能够遵循自然,接受大自然的气,远远比用那些没有灵性的死物满足养生保健强得多,否则我们养生保健的发展才真的是阴盛阳衰了。让农业回归自然,也许能解决很多目前认为不可以解决的难题,同时也会让很多商业利益受损,所以农业回归自然需要的是打破现有商业利益集团的封锁,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