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女娲补天时留下7块灵石,七星坠落玉湖来,乱点湖光水上栽。我们分成两路攀登110多米高的天柱岩,如擎天一柱的天柱岩是七星岩中最高峰,一峰峭立,高耸入云。一同步入七星岩最高建筑摘星亭,岩在湖中影在圜,轻烟翡翠缀湖山。晚饭辰光尚早,凉风习习中把天尽力往死里聊。
“广州今年发现90多吨臭脚盐,听说了吗?”别别别,停停停,我们相视而会心一笑。上次来星湖景区时,广东刚刚破获“历史上最大的假盐案”。七星岩与假盐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权当纯属巧合。那是2013年7月底,广州警方在广东、湖南、山东警方的联合行动下,查处涉案假食用盐5000多吨,涉案金额2000多万元,说是够228万人吃一年。大广州11个区,常住人口1404万多,第一名的白云区常住244万人,呵呵,将近一年不要买盐啊!南京常住人口827万,接近30%的人一年不要买盐啊!
警方通过5个多月的调查、摸排,基本掌握了整条假食用盐的链条:有人从山东的工业盐厂发货到黄埔码头,物流公司送货到犯罪嫌疑人卢某的南岗仓库,卢某从南岗仓库取货后到东莞仓库取食盐、味精的包装袋,送到王记等大型商行加工成假食用盐、味精,再由王记等大型商行批发到小商行、从事腌制品加工的作坊等。
1995年我国放开了工业盐买卖市场,一些长期从事工业盐合法经营的企业主打起歪主意,买一台包装机,买些高仿包装袋,雇上一两个工人,工作一两个小时,一吨工业盐就变成几千袋食用盐了。没有碘、未经提纯净化、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工业盐冒充食盐出售,一吨获利七八百块(有的每吨利润以千元计)。
农资领域你想都不要想,告诉我,你们是谁?中国农资人!你们要做什么?卖农资!你们不是老板吗?不会卖农资的裁缝不是好厨师!他们是谁?我们的客户!他们要做什么?买农资!买什么样的农资?不含假食盐的真农资!
七星岩景区与假盐没有半毛钱关系,有些地却与假盐有一毛钱关系,这三年——
2015年10月,广东查获50吨可致人死亡的假盐,某市盐务局称这批假盐的仿真度高达90%……
2016年12月,李小姐购买的食盐上标注为“广东盐业公司生产”的“自然晶盐”和“普通食用盐”,食用后全家人疯狂地上吐下泻两三天……警方查明不法分子在不经过清洁、加碘、消毒等情况下,直接加工成假冒的“粤盐牌”加碘食盐,销往广州周边地区的农贸市场,共制售假盐100余吨……
全国发现的“臭脚盐”,由河南的3家正规盐业企业生产,有2家含“中盐”字样,广州市场截获90多吨,广东市场查获19宗272.9吨……
广东那边5000多吨假盐,说是够228万人吃一年,而江苏公安、盐业部门破获的横跨京津冀、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7省市的特大假冒伪劣食盐案件中,涉案假盐2万多吨,说是可供500万人吃一年,莫非这7个省市的口味要重很多?粤菜不是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嘛?莫非现在有改良?
据中国盐业协会统计,“2014年全国共查处涉盐违法案件6万余起”,“2015年全国共查处涉盐违法案例6万余起,同比增长9.5%”……看来假冒伪劣不仅仅存在于农资领域,食用盐安全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加强舌尖上的安全任重道远。看到“XX省通报XX年全省涉盐违法犯罪十大案件”之类标题时,五味杂陈,心情复杂得很。有盐官介绍,食盐安全的隐患一直存在,这些犯罪分子中有误读改革、心存侥幸、浑水摸鱼者,也有胆大妄为、为私牟利、铤而走险者;还有多次查处、屡教不改的专业惯犯,也有等待观望、跃跃欲试的潜在分子,给全国食盐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似乎与农资违法案件的套路一样一样的。
“舌尖上的第一味”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改革,价格放开,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跨省跨区域销售,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盐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丢个迷之眼神,各位自己去体会吧。流连忘返的三天,洞天福地七星岩,暗河流转百万年,胜景催得我等醉,焉知旖旎向端州,美丽的星湖景区,我们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