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3月23日-3月29日恰逢第三届“澜湄周”,中国东盟农资商会推出“澜湄梦 农业情”专题活动,庆祝2020年“澜湄周”。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是中国新型大国外交下首个由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六国共同主导、携手推动建立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澜湄合作秉持“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主题,充分发挥六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互补的优势,稳步推进机制建设、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澜湄次区域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使六国之间的关系好上加好、亲上加亲,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
2018年1月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将每年3月23日那一周确定为“澜湄周”,六国共同开展活动,共同庆祝澜湄合作,充分展现澜湄合作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成果。
今年恰逢第三届“澜湄周”,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作为澜湄合作项目的执行单位,也是服务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农业农资经贸发展与合作交流的国际性组织,特推出“澜湄梦 农业情”专题活动,庆祝澜湄合作四周年暨2020年澜湄周,通过制作视频、撰写文章、在网站和微信及媒体上报道等多方式,讲述澜湄合作故事,宣传澜湄合作进展和成果,展示充满活力、潜力巨大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推动澜湄农业农资合作深化。
本次专题活动设立了专栏,共分为七期,每天推出一期,以“小视频+文案”的形式呈现。七期的主题分别为——澜湄梦起;澜湄合作进程;澜湄农业纵横;共学习、同发展;互联互通、合作共享;疫情下的澜湄情;畅想未来。同时,还原创撰写了《澜湄梦 农业情》、《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农业农资合作的期待与展望》等专题文章,介绍澜湄合作的共同梦想、务实成效,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农业农资合作的进展、问题等;并结合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在促进澜湄农业农资合作方面的活动和优势,提出未来澜湄合作的良好前景与路径优化。
中国东盟农资商会是中国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东盟秘书处认可和支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的中国境内第一家以“中国-东盟”冠名的国际性商会,也是中国农业农资领域唯一一家对外投资贸易合作的涉外社团组织。
2019年,中国东盟农资商会顺利实施了澜湄合作项目,开展了两项大的农业农资经贸交流活动,一是去年6月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了“2019澜湄农业农资现代实用技术与减贫经验交流培训班”,组织澜湄6个国家多个政府部门、合作社、商协会、企业的47名学员,进行了10天、20多项课程,传播交流了中国农业农资改革发展成就,加深了澜湄国家间的友好交流;商会还同期举办了“2019中国—东盟农业农资产品、产能、技术对接交流会”,国内外相关部门、企业等120多人一同交流对接,收获良好成效。二是去年10月30-31日,在云南昆明圆满召开了“2019澜湄农业农资合作峰会暨经贸洽谈会”,中国、东盟及印度等9个国家、200多名代表积极交流分享;中国东盟农资商会还与缅甸联邦工商联合会、缅甸水果、花卉、蔬菜生产及出口协会分别签署了合作备忘;大会同期还举办了中外农业农资企业供需对接专场交流会。以上活动有力推进了澜湄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农资、经贸合作交流,促进了澜湄各方多层面的务实对接,取得了丰富务实的良好效果。
据悉,2020年,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将继续实施开展澜湄合作项目,重点举办两项大的国际交流活动,一是举办“2020澜湄农业农资实用技术推广与电子商务应用培训交流”(10天);二是召开“2020澜湄农业农资产品、产能、技术对接交流会暨经贸洽谈会”(会期2天);同时,将启动澜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中国与东盟特别是澜湄流域国家的农业、农资、产能、经贸、技术等合作交流,助力澜湄农业合作和减贫发展。所有活动将邀请中国、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部门、商协会、合作社、企业、媒体、种植主等一同参加,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方式展示、互动。
近年来,澜湄跨境经济合作持续向好,农业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扩大。2019年,中国与湄公河五国贸易额达到2858亿美元,同比增长9.3%;中国出口到东盟国家的肥料、农药达到843.3万吨、34.65万吨,分别占中国出口总量的30.4%、23.6%。澜湄合作潜力和空间巨大。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澜湄合作进程会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更加速推进,农业农资经贸领合作机会进一步挖掘,和平繁荣的澜湄命运共同体会早日实现。
专题内容具体链接:详见中国东盟农资网、
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微信公众号
一、小视频+文案
6、“澜湄梦 农业情”之“疫情下的澜湄情”;
7、“澜湄梦 农业情”之“畅想未来”。
二、专题文章
1、《澜湄梦 农业情》;
2、《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农业农资合作的期待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