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俄罗斯科学院教授 谢尔盖·巴图令
整地施肥
整地是树莓种植中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变土壤湿度和通气条件,有利于根系发育,同时提高土壤透水和保水能力。整地方法是将要种植树莓的土地用机械全面翻耕犁耙一遍,深度为20-30厘米,同时用推土机平整土地。整地时间最好在种植前一年或半年进行。
要使树莓园稳产、高产,在种植前要施好底肥,改进土壤条件,有利于根系生长。施肥必须根据种植地的土壤条件而定。为了使幼树生长健壮,抵抗力强,要施用氮、磷、钾三要素的复合肥料。一般是施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骨粉、油饼、泥炭等固体肥料,不易流失。通常每公顷需施20-30吨,厩肥可维持较长土壤肥力。
挖穴或定植沟栽植
栽前全面深翻土地,栽植时挖穴定植。定植穴大小根据苗木的根系大小而定,一般30*30厘米。没有经过深翻耕作或土壤比较坚硬的土地,栽植沟宽50-60厘米、深50-60厘米,为南北走向。挖沟时把表层土壤与底层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把表土回填到沟底10厘米厚,再把表土与厩肥混合均匀填入沟内,肥土层离地面沟口10-20厘米,再用熟化的表土填平定植沟。在定植沟两侧用底层土做埂,以便于灌水。土质黏、雨水多的地区,宜用垄栽,垄间设置排灌系统。
栽植方式与密度
树莓是单株栽植、根蘖繁殖且多年生植株,1-2年后便生长成带状。因此树莓栽植的最佳间距要根据棚架类型和品种类型而定。棚架类型不同,栽植行宽也不同,如果用“T”字形或“V”字形架,行间的距离必须必“I”字形架要大。如使用割草机或采收机,行间距最小需要400厘米,品种类型不同,栽植密度也不一致。
栽植时间
栽植时间为春季和秋季。华北地区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上旬栽植,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栽植。春季栽植比秋季栽植成活率高。
栽后管理
为提高成活率,缩短栽后缓苗期,树苗栽植后第一年要加强田间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栽后要经常检查土壤水分,当水分不足时,应及时灌水。灌水量不宜多,润透根系分布层即可。在旱季,每隔3-5天灌1次水。雨季防止栽沟内积水,影响土壤透气,发生烂根。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土壤积水十几小时可致使树莓幼嫩的吸收根窒息死亡。另外,要防止土壤板结和杂草丛生,要根据土壤和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宜浅不宜深,以免伤害根系和不定芽。
绑缚和追肥。初生茎生长60厘米左右易弯曲倒伏,须立架绑缚。土壤肥力低时,初生茎生长缓慢,不能形成强壮的茎株,影响来年结果,要在5月份和6月份各施1次肥,每株施尿素20-30克,距树干20厘米以外,开环形沟施入根系分布区,施后浇水及松土保墒。
越冬防寒。入冬前,成华北地区在11月中旬前后,对夏果型红树莓和黑莓的当年生茎埋土防寒。埋土前灌一次透水。要把整个植株向地面平放在浅沟内,弯倒植株时不要折断或劈裂,堆土埋严,避免透风。第二年春天撒土不宜过早,也不宜太晚,待晚霜过后即可撤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