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侧枝腐烂病
近年来,苹果腐烂病发生有逐年增多迹象,在全国各大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尤其以乔化栽培模式发生更多,笔者走访西北黄土高原及甘肃东部苹果产区,腐烂病发病呈现增多迹象。本文针对乔化栽培模式下果树腐烂病发生,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目前已知的多数腐烂病病原菌,都属于一种弱寄生菌,主要在病树、弱树上发病较多,尤其是出现伤口变弱的树,更易发生。因此,日常管理中需多留意树势较弱的果树。
果树主干腐烂病
腐烂病发病感染传播较快,初发病后枝干颜色较深,剥开树皮后,出现汁液外流的现象。通过汁液的流动,小的病疤会逐步变大,因此腐烂病在防治时,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刮治、早预防,成本低效果好。一般情况下,在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检查和刮治,需刮治到韧皮部与木质部接壤处,以不破坏木质部膜为宜。刮治范围,在病灶外围多刮出2-3厘米,发病部位彻底刮除后,进行药剂涂抹,一般情况多采用3%的甲基硫菌灵膏剂或3%-5%戊唑醇加营养液混合进行防治。
腐烂病桥接
腐烂病发生的树体,可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一、发现病斑及时刮除,涂抹药剂;
二、冬季进行涂杆,防止主干冻伤而感染腐烂病;
三、施肥补充营养时,需重视菌肥和有机肥,并及时补充根际土壤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提高根系和土壤的良性互动,促进果树的营养吸收和复壮;
四、打通树体营养传输通道,腐烂病主要危害果树的韧皮部,且主干发生较多,严重影响树体营养的传输,因此可培养辅养枝,采用桥接方式,跨过腐烂部位,打通营养传输通道;另外,施肥时也可采用鄂中高分子产品,通过肥料中特有的高分子增效物质助力营养传输和转运,促进养分的更好吸收;
五、补充营养时,发生腐烂的弱树、病树,适当调整无机肥和有机肥比例,加大有机肥用量,壮根,壮树,有机肥可采用仟金方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相结合进行补充,效果更好;
六、合理负载,对于发病树体,要适当减少负载,加强树势培养。
刮制腐烂病
近几年来,果树腐烂病较为普遍,笔者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近年来苹果市场的频繁波动,导致部分果农对苹果管理的信心下降,管理相对滞后;
二、秋季不再施肥,大部分果园连续2-3年,甚至有3年以上秋季都不再施肥,果树每年在冬天都处于饥饿状态,导致花芽分化不好、树体被冻伤,伤口进而又易感腐烂病,出现恶性循环;
三、修剪过程中,剪锯口保护粗放,致伤口暴露,较容易出现干腐一类的病害,属于腐烂病的一种;
四、乔化果树的管理,如修剪、疏花、疏果、套袋、摘袋、卸果等工作,相对于年龄较大的管理者,也是很大的挑战。
又因为果树是多年生蔷薇科作物,每年的管理,尤其营养的连续性供给,都会形成一定的积累,所以需要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树体才会越来越好,反之,树体会越来越弱,腐烂病也会越来越多。
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非常重要,在此也呼吁大家一定注重果树营养补充。春季是果树发枝展叶阶段,正需要养分供给的关键阶段,受低温影响。建议大家首选含硝态氮或硝硫基型高氮产品,低温易吸收。如鄂中高分子25-7-8,仟金方22-8-10或水魔力30-10-10水溶肥均可。一棵果树推荐复合肥施用1.5-2斤,菌肥2斤;若秋季未施肥,建议施入复合肥3-4斤,菌肥8-10斤,挖坑施入。有滴管设施的果园,建议每棵树冲施高氮水溶肥0.5斤,少量多次。
可采用复合肥+菌肥的方式给苹果树施肥,按每棵树用量进行挖坑穴施。穴施伤根较小,菌肥施入,促进根系生长,缓冲土壤低温,让养分吸收更好,能很好的减少腐烂病的发生,对接下来果树开花坐果提供丰富的营养,预防出现落花落果现象。
文章来源:鄂中生态 作者:陈磊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