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据2014年颁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污染物总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其中,耕地的污染物点位超标率高达19.4%。
土壤是固定介质,跟水和大气不一样,土壤污染的特点在于问题的掩蔽性、危害的滞后性、污染的不可逆性、治理的艰难性、污染危害的扩散性等。我国土壤不仅受到严重污染,而且已经威胁到部分人群的健康。
土壤污染类型
水源污染
现如今工厂都建在郊区,临近农村,生产废水一般直接排到农村河流,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流入农田,便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冶炼行业的镉、汞、铜等重金属引起的污染对人类造成的重大伤害,至今仍历历在目。
化肥污染
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大元素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酸化、板结,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药污染
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
固体污染
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土壤污染会延伸到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壤即便不种植农产品,也会释放污染物,对水体和大气环境产生二次环境污染。可喜的是,当前土壤污染的治理受到了更多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等关键词,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全国人大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修复已走在正轨。
来自大海的修复“蛎”量
牡蛎壳是一种优秀的海洋生物改良材料,来源广可再生,钙含量充足且含有多种中微量元素、氨基酸、有机质等营养元素,作为土壤修复材料,效果温和而显著。玛塔牡蛎钙,经“保护性烘焙分段活化”工艺制备,经各项田间试验证明,玛塔牡蛎钙在土壤补钙、调酸、破除板结、修复重金属,减少病虫害等方面效果显著。
▶玛塔牡蛎钙主要成分包含有机物及多种中微量元素,富含镁、铁、锌等20余种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甲壳素,营养更加全面,对作物因缺钙和缺素引起的病害防效显著,能提高作物品质,延长保鲜期。
▶玛塔牡蛎钙pH值维持在9.2左右,在施入到酸性土壤中,能够很好的调节pH值,最终达到土壤酸碱度中和,长久调酸温和不刺激,为作物根系提供更加健康的生长环境,作物只有长好根,才能长势好、产量高、品质优。
▶玛塔牡蛎钙特有千亿微孔结构,可以钝化、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轻镉等重金属的毒害。同时它还可以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