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
“村西的那片荒山以前种啥啥不长,地硬的一锄头下去能砸出火星,没想到他愣是把这片荒山变成了果园,还挖了池塘养起了鱼,真是了不得!”说起李德发,村里无人不竖起了大拇指。李德发是谁,他又是怎样把荒山变成果园的,咱接着往下看:
2010年,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李德发放弃了广东一家电子厂年薪十万的工作,只身一人回到位于大悟县吕王镇花园村李朝洼的老家创业,承包十多亩荒山搞起了种植。
花园村地处半山半畈,四季分明,常年光照充足,非常适合桃树生长,正当他打算承包村西十多亩荒地大干一场时,却遭到了附近村民的极力劝阻:你这边土壤条件很差,板结、酸化非常严重,种啥都不长,地里的土硬的挖都挖不动,还是趁早别有这个想法,当心亏的血本无归!

李德发为鄂中高分子点赞
李德发看着眼前这片荒地很是心疼,这么大片土地难道就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父亲的一席话提醒了他:猪粪质地较细,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猪粪分解较慢,适宜做基肥,你完全可以利用养猪场产生的猪粪肥田,但是一定要经过科学处理,达到零污染、零排放、无臭味,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使其成为优质的有机肥。
如今,桃源农场的桃树长势喜人,挂满了桃子,与前两年有着天壤之别,不少消费者慕名前来采摘
经过近两年的肥田,之前寸草不生的荒地开始长出了杂草,土壤改良初见成效后,让李德发看到了希望。他在第二年三月引进了8个品种的桃树苗开始尝试种植,没有任何种植技术的他深知光有一腔热情和决心是远远不够的,他边干边学,逐渐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种植方法,通过几年来对果树和品种的不断改良,最终确定了油桃、水蜜桃、蟠桃、黄桃四个品种,期间又引进了翠冠、圆黄、沙梨等梨树品种,目前拥有桃树1500株,梨树500株,建成了当地第一家集采摘、垂钓、休闲为一体的家庭农场,李德发还为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桃源农场。
2017年,桃源农场第一批达到上市标准桃子和梨成功“下线”,在历经了与桃树、梨树的“七年之痒”后终于有了回报,却让李德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原来,整个果园的产量非常不理想,刨去成本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于是李德发开始在如何在提升产量上下起了功夫,通过这几年在果树的选种和栽培上的钻研,技术上也积累了一定经验,管理上也没有任何疏忽,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李德发在为桃树修枝
为了找到产量不高的原因,李德发专程来到华中农业大学找到相关专家虚心求教,结合他的田间管理和用肥过程,初步分析是由于是部分品质不高的化肥、农药的使用破坏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导致其营养吸收不全面,从而影响了整体产量,而且这种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作物的伤害影响很大,如果长期使用很可能导致土壤肥力越来越差。
现在农场的环境变好了,
吸引了不少鸟儿来这里安家
这次武汉之行回来后,李德发也逐渐改变了他的种植理念:只有先把土壤养好了,种的果树才能长得好,产量和品质才会跟着上去,一切对果树无用甚至有害的化肥和农药都不能再用了。2018年,李德发开始改用国内某知名厂家生产的45%硫酸钾复合肥,但在用后发现这种肥料后劲不足,特别是在桃和梨的膨大期显得力不从心,坐果率普遍不高,生长缓慢,施用一年后土壤中仍然有肥料颗粒残留。
清富农资老板王清富(右一)与鄂中
业务经理郑兵在桃源农场进行回访
叶片形状、颜色区别明显
5月8日,又在梨树上施用鄂中生物高分子(50%)18-7-25作膨大肥,每株2kg,间隔10天后在同一品种梨树上施用,用法用量相同,以验证它的肥效:通过对比,早10天施用的梨树果实大小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明显区别。在一系列可喜的变化面前,李德发毫不犹豫地决定在果园内全部1500株桃树和500株梨树上全部用上鄂中仟金方微生物菌剂和高分子复合肥,鄂中生态农化师宋保华专程来到李德发的桃源农场为他进行技术和用肥指导,向他推荐了如下施肥方案:
如今,李德发农场里所有的桃树和梨树都用了上鄂中仟金方微生物菌剂和高分子复合肥,通过科学的施肥和管理,让桃子、梨的品质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桃源农场今后的发展方向。李德发表示,“如果第一次用猪粪调土让荒山重新恢复生机,那第二次用鄂中肥料养土称得上是让荒山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我还要通过自己施用鄂中复合肥的经历,让更多的种植户认识到养土的重要性,让种地先养土的理念得到更多人认同,在种植过程中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