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保春耕系列报道
2020年的春节,中华大地因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笼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全民开启“抗疫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农资企业怎么办?农资人怎么做?出路在哪里?基于此,《北方农资》传媒特别策划“共克时艰保春耕”系列报道,旨在用农人特有的方式,彰显“前方病毒阻击战,后方春耕保卫战,各方协作势在必赢”的决心和信念。
企业名片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煤化工、磷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化工企业。公司始建于1970年,装备水平和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被访者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国斌
问
肺炎对农资行业的影响?
答
本次疫情发生于春节期间,也是农业生产的淡季,对农业耕种就全年来说应该是影响最小的时期了。如果疫情控制按照专家预判的趋势进行的话,在二月中旬应该会得到全面控制,届时农业生产及农资行业影响应当不会太大。
问
企业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
答
三宁公司作为化工生产企业,具有连续性与上下游关联性强的特征。公司因为人员出行管控、车辆流动管控等造成员工不能正常上班、产品不能正常进出,不得已大幅降低负荷,我们现有生产装置均处于维持安全运行的最低负荷状态。
三宁公司一方面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指示,抓好自身防疫工作,同时利用公司生产双氧水产品配置消毒产品,免费提供给市内公共区域消毒使用,争取使疫情尽快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利用公司水路运输及铁路运输的优势,抢运库存化肥,为全国各地客户春耕化肥提供支持。
问
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
这些年,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化肥行业一直处于洗牌之中。从当前看,产能过剩矛盾还很尖锐。而在需求层面,土地面积不会出现增长,粮价也不可能有大幅回升,农民种地积极性整体并不太高。化肥行业宏观环境并无明显利好,加上需求萎缩,行业竞争无疑将加剧。
化肥行业正在形成新的格局。那么未来,哪些企业会最终活下来?我认为,这三类企业将会更具竞争力。一是具有央企国企背景的企业,可能会走得更远。二是拥有资源保障和化肥产业链完整的企业将会活得更好。三是专注型企业会走得更稳健。这些年,我们看到,相当数量的企业因为跨行业经营而导致失败,一些企业死在了盲目扩张上。在经济快速扩张时期,多元化经营容易成功,但在经济疲软的时候,跨行业经营面临巨大的风险,一招儿不慎满盘皆输。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三宁化工正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布局化肥产业链。三宁化工通过多年推进,已经拥有齐全的肥料产品矩阵,具备氮磷钾全线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
其次,打造成本优势。三宁化工是一家肥化结合的企业,年营收约百亿,化工和化肥板块比翼齐飞,这给我们的产品成本带来比较优势。
最后,向基层服务倾斜。我们把资金、人力、物力投到基层,比如开展多年的取代进口活动,通过建立大规模示范田、大批量赠送示范肥,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问题,不断拉近与农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