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
本期嘉宾: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处长 吴玉芹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措施。高效节水灌溉是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工作效率优、灌溉管理方便、节水增产显著的灌溉技术总称。主要包括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
节水灌溉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土资源不匹配,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61%,但水资源量仅占19%,特殊自然条件决定灌溉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以滴灌为主的微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管道输水灌溉大部分在华北地区,喷灌主要分布在华北及东北地区。
我国节水灌溉取得一些成绩,如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较大提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等。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土地经营体制不适应;面积占比小,建设标准低: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灌溉总面积的比例仅为21%,且建设标准较低,有相当一部分达不到规范要求;工程产权不清,管理责任不落实:我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存在产权不明确,管理主体、管护责任、管理经费难落实等问题,影响工程长效运行和效益发挥;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水利基层服务机构人员配备、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工作经费等不足,市场化服务机制尚未形成,设备维修、易损件购置、管理技术服务等有很大差距。
未来发展面临新挑战
节水灌溉发展面临新形势,如资源约束加剧,人口进一步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有一定规模有效灌溉面积和较高灌溉保证率作支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治理难度加大,部分地区灌溉面积超水资源负荷;管理改革任务艰巨,农业水价、产权制度、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等改革任务艰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比例低,水利用效率不高,与先进国家差距大。
不过,当下我国节水灌溉发展正当时,党和国家重视高效节水灌溉,具有一定物质基础,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时,高效节水灌溉效益被广泛认可,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建立完善。
未来,节水灌溉发展原则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资源承载力为前提,以三条红线为约束,以节水改造为主。实行试点示范、规模推进;建管并重,机制先行;政府主导、协调发展;多措并举、突出效益。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到0.55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