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
▲▲首期种植大户科学施肥培训班
▲▲种植大户参加培训班
▲▲参观杂粮中心
▲▲现场观看云天化最新产品
▲▲云天化国际植物营养研究院东北分院成立
▲▲现场合影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出现了诸多新常态。土地流转加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成为趋势;土壤污染严重,绿色、高效是农业的明天;粮价走低,农民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它们像一道道栏杆摆在农资企业面前,跨过去,是另一片天,停滞不前,就会被淘汰出局。
云天化股份结合农业形势,以农民需求为出发点,调整思路,着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2015年9月,云天化股份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共同组建“两院一中心”,即云天化植物营养学院、云天化国际植物营养研究院、云天化农业研究中心。致力于产品升级、服务延伸、技术转化、改善土壤……希望通过校企强强联合,在我国广袤的耕地上大展拳脚,为农民鼓起腰包,为农业健康发展趟出一条新路子。
困惑,老农民遇到新问题
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是农资产品的使用者,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云天化股份在黑龙江大庆成立“云天化国际植物营养研究院东北分院”,第一件事就是举办“2016年首期种植大户科学施肥培训班”,200多位种植大户、合作社代表从东北各地赶来,带着自己的困惑和难题,走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首期种植大户科学施肥培训班
开春了,却不知道种点啥。黑龙江孙吴县桦林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德显介绍,合作社现管理耕地14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大豆和水稻等作物。去年,农副产品价位走低,玉米、小麦等作物经济效益变差。国家政策调整后,农民更把握不准市场,希望有人给指个路,告诉农民今年该种点啥。
“我们想调整一下种植结构,但心里没谱儿”,孙吴县哈屯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张宝山告诉记者,合作社耕地面积约5万亩,以大田作物为主,但大田作物价位持续走低,今年合作社想调整种植结构,不过对杂粮了解太少,担心市场风险太大,所以过来学习点技术,了解一下行情。
买肥料,就怕质量没保障。“东北地区耕地面积较大,农业生产是不少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在选择农资产品时更加谨慎”,吴德显介绍,合作社通常会选择大厂家合作,并且签订供货合同,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导致农作物减产,双方都要负责,有这层保障才能安心选购。
▲▲种植大户参加培训班
缺乏技术,产量、质量上不去。种植大户与合作社所管理的耕地面积普遍较大,他们更加重视科学种田,也在探索各种模式。黑龙江依安县依龙镇合作社代表张树林介绍:“合作社尝试‘四空一’玉米种植模式,在原陇不变情况下,种四垄空一垄,增加亩保苗,还能实现机械化,产量每亩提升约800斤。”在感慨新模式取得成绩同时,他也道出自己的困扰:“大多数农资企业技术服务并不到位,遇到病虫害问题,大多是上网查询,有时不能对症下药,很难及时解决。合作社亟需专业的科技指导,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因地制宜,需要配方施肥。张宝山介绍,合作社为社员集体采购农资产品,一般选购云天化等大企业肥料,效果不错且售后有保障。但是,不同地区的土壤营养情况和农作物生长需求有很大差异,单一产品很难满足所有需求,希望农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按方抓药”,配方施肥。
“改善土壤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测土配方”张树林介绍,东北不少地区普遍存在盲目施肥现象,听说二铵效果好,不管土壤缺不缺磷,都会大量施用。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元素不均衡,污染严重等问题。而测土配方能够有针对性的补充土壤所缺乏的元素,提高作物产量同时改善土壤质量。
服务需要面向全产业链。“虽然粮食产量在提升,但储存、销售等环节难以把控,往往是增产不增收”,张宝山一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不少种植大户表示,农资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不要只关注产品和销售,要在农业全产业链方面下功夫,帮农民把握市场,提高效益。
转型,“对症下药”疗效好
农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对农资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了解到农民迫切需要增产又增收,云天化股份转型升级更能有的放矢。由此,“两院一中心”通过整合校企双方技术、人才、产品、网络、资金等优势,从产品升级和服务延伸两大方面着手。
▲▲参观杂粮中心
产品升级方面。云天化股份党委书记段文瀚介绍,“两院一中心”将更加贴近终端用户和农作物,能够深入研究植物营养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情况,及时调整生产配方,提高基础肥质量。此外,公司计划在东北区域建立十个实验站,分区域、分品种的开发杂粮等作物专用肥料。并利用黑龙江八一农大强大的技术团队和大面积的试验田,收集大量实验数据,验证肥料效果,制定营销策略。
其中,“配方施肥”是企业的工作重点。云天化基础肥事业部总经理张林介绍,截至目前,云天化股份已经在东北海拉尔、赤峰、长春等地开展土壤检测、新品研发等工作。通过生产作物专用肥,推广科学施肥技术,促进配方施肥工作,帮助农民提高产量。他还承诺:云天化产品质量绝对过硬,配方施肥可以与种植户签订协议,在同等自然条件下,经过科学管理和施肥,承诺增产效果,为农民打消顾虑。
▲▲现场观看云天化最新产品
服务延伸方面。首先是培养人才。在合作的大学内有计划、分批次的进行培养,结合各类作物管理和产品研发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培养植物营养方面的高端人才,为企业转型和服务农民做好人才支撑。其次是技术服务。发挥学校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技术推广工作。除开展培训班,介绍作物科学管理及化肥选择、施用、反应等知识外,还会留下专家联系方式,随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田间地头的问题。三是注重成果转化。以结果为导向,以作物营养为核心,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力求研究成果能真正转化为提升产品质量、促进粮食增产、推动农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此外,服务全产业链也在同步摸索中。云天化基础肥事业部副总经理蔡盛春认为,要想从生产商转向服务商,必须关注全产业链的整合服务。从种子、化肥、农药的选择,到种植管理及后期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都要尝试参与其中,这也是基础肥事业部未来努力的方向。
责任,生态农业成为共识
除了增产增收这一最直接的目的,现代农民对土壤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很关注,不少企业已经提上议程,积极应对。云天化是国企,除自身转型发展外,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两院一中心”工程更多的关注点落在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希望为生态农业增砖添瓦。
▲▲云天化国际植物营养研究院东北分院成立
种植结构调整是当下热点,也是农民的软肋。虽然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每年仍需大量进口,这就是种植结构不合理所导致。去年,农业部发布“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提倡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加大杂粮种植面积。此次,云天化股份与国家级杂粮研究中心合作,就是要借助研究中心的技术和人才,指导农民改变思路、科学管理,促进整个东北种植结构的调整。
再者,土壤板结、污染、盐碱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改善土壤刻不容缓。“我国盐碱地分布各地,数量惊人,单是大庆约6000万亩,环渤海湾约2亿亩,盐碱地改良对我们来说是个重要课题”,张林表示,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研究,拥有改良盐碱地的技术,但缺乏物质支撑。而云天化股份在赤峰投产设备,每年副产180万吨磷石膏,正是盐碱地改良的主要原料,双方合作,在改良土壤同时消化磷石膏,解决后期污染问题。
此外,食品安全不容忽视。随着毒生姜、毒豆芽、镉大米等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杂粮研究中心,还设有专门的农药残留、肥料含量、重金属含量等监测中心,为农作物品质把关。张林表示:“食品安全无小事,校企合作促进肥料产品升级,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除了提高作物产量外,更加关系到品质的提升。此后将更多的参与到农作物管理各个环节,为食品安全把好第一关。”
▲▲现场合影
截至目前,云天化“两院一中心”围绕“智能微工厂和手机APP推荐施肥系统”、“作物施肥研究”、“磷复肥企业基础肥升级与新产品开发”、“基础肥增效升级及新产品发展方向”等议题进行详细研讨,并一致通过首批启动的8个重点项目。
东北分院的成立是“两院一中心”迈向全国的第一步,接下来,华北、西北、华南都将陆续建立分院和中心。每一个分院的落成都将促进云天化股份十三五战略目标的实现,积极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