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风风雨雨,
2017年的中国钾肥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
经化肥专委会评选和行业人士推荐,
评选出一下十件大事,
现予公布,以餐读者!
2018年加油!
2017年税则中列名含钾肥料出口关税执行:氯化钾(从量600元/吨)、硫酸钾(从量600元/吨)、硝酸钾(从价5%)、含钾矿物肥料(从价30%)、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从价20%)、磷钾二元复合肥(从价5%)。
氯化钾的价格(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60%粉第一到站价为例):一年内提价6次,其中有上调,也有下降,折腾了一年,价格从1月3日的1920元 /吨提高到12月份的2050元 /吨,上涨了130元/吨,涨幅在7%左右。
硫酸钾的价格(以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的52%粉第一到站价为例):从1月4日的2500元 /吨,经过6次调价,涨到12月份的2950元 /吨,上涨了450元/吨,涨幅18%。
起源于2月15日,基本贯穿全年的环保督查,对我国的河北、山东等18个省市的加工型钾肥产品和钾精细化工产品的装置开工率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也是今年加工型 产品价格提升的一个重要诱因,2018年1月1日的环保税开征,噪音也加入了环保税征收的范围,这将会继续压缩加工型钾盐产品的产量,价格还将保持在上升通道中……
3月21日,钾盐(肥)与中微肥产业联盟在上海成立,联盟由业内56家主要规模企业和技术院所联合发起成立,从此中国的钾盐(肥)和中微肥行业有了可以获取精准细致的政策、技术、设备、市场、金融、行业信息的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为增加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打造出由近100家企业组成的完整产业闭合链,为提供“安全放心农产品”打下了良好基础。希望“钾盐(肥)与中微肥产业联盟”能够成长为行业的“娘家”。
4月18日,在山东烟台由钾盐(肥)与中微肥产业联盟主办,烟农富邦、烟台齐丰和山东祺龙电子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颗粒钾肥市场研讨与供需对接会”胜利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组织专门的颗粒钾肥会议,同时启动了颗粒氯化钾、颗粒硫酸钾、颗粒硝酸钾、颗粒硫酸钾镁肥、颗粒硅钙钾镁肥等品种的团体标准制订工作。
6月12日,德国K+S在加拿大萨省产出第一吨氯化钾,计划全年产出60-70万吨氯化钾,并于11月15日将3.15万吨标准白钾顺利运送至山东烟台港,至此,德国成为在加拿大萨省产出钾肥的第一个国家,这对我国境外钾肥企业是一个鼓励。
7月13日,经过半年多艰苦卓绝的谈判,中方联合谈判小组与供应商乌拉尔钾肥公司就2017年钾肥进口合同达成一致,价格为CFR 230美元/吨,较2016年219美元合同价格上涨11美元/吨,其他条款不变。
随后8月3日约旦APC公司同意以同样价格的条款在2017年向中化公司销售约70万吨的氯化钾。8月15日白俄罗斯BPC公司与中国客户签订了钾肥供应合同,其数量将不会少于2016年下半年的数量130万吨,至此大合同全部达成。
6月29日-7月1日,10月25-27日,由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委会和钾盐(肥)与中微肥主办的“2017中国钾盐(肥)与中微肥行业技术交流大会暨茶叶产业绿色生态发展研讨会”和“2017中国国际钾盐(肥)产业发展大会暨钾肥年会”分别在安徽黄山和四川成都顺利召开。
6月29日-7月1日的茶叶会议,第一次把钾肥与中微肥引入茶园土壤,从修复茶园土壤入手来提高和保证茶叶的质量,实现跨界融合!在安徽黄山会议上启动的“中国钾盐(肥)与中微肥产业纵深行”活动,至12月底已经走过3站,到访了50余家钾盐(肥)企业。
10月25-27日的钾肥年会,首次将中国钾肥行业引入了农业大闭合产业链的循环,让钾肥企业在农业大变革的时代找到发展的方向,开启了“中国钾肥新时代”。
行业数据大汇总:2017年,总钾肥产能(折氯化钾,下同,估):1526;总产量:1059,其中:氯化钾787(实物),硫酸钾449(实物);总进口量:720;总供应量:2328;总表观消费量:2078;11月底港口库存量:190;自给率51%。
海运费(美元/吨,温哥华-中国):
1月19日:11-13;
7月27日:15-17;
10月26日:19-21;
12月21日:15-17。
国际氯化钾价格(温哥华,标准级,美元/吨):
1月26日:194-236;
6月29日:197-239;
10月26日:208-234;
12月21日:218-238。
自2018年1月1日起,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出口关税从20%从价计征调整为100元/吨从量计征,磷矿石出口关税从15%下调到10%。除此之外,其余与肥料直接相关的关税基本不变。最关注的“点”来说,那就是氮、磷肥继续零关税出口,直接出口的钾肥继续被限制,但三元复合肥的出口的进一步放松,为加工型钾肥的“弯道出口”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