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强化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培育,让优秀企业家精神代代传承,日前,河南新乡企业家精神论坛暨第三期新乡“333人才汇”召开。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旭作为当地优秀企业董事长代表,发表《履行责任 服务社会 贡献力量》的主旨演讲。
论坛现场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旭谈企业精神
刘兴旭结合心连心公司节能环保工作实践,讲述心连心人的“初心”。他表示,煤化工行业容易产生污染、对环境造成危害。十几年前,心连心就清醒地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弯路,更是死路;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企业必然选择。心连心要打好改善环境的主动仗,实现更加美好的碧水蓝天,做中国绿色化肥产业驱动者。只有履行好责任、服务好社会,主动担负企业更大责任,把政府、社区、供应商、经销商的一切有用资源利用起来,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才能赢得尊重,才能实现心连心企业梦。
近年来,心连心公司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确立源头控制、末端治理的环境治理模式,从源头抓起,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再利用,变污染后治理为提前控制不排污,使环保工作步入良性轨道。心连心公司累计投资5亿多元,高起点引进行业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引进全国最新科技成果,实行源头控制,污水零排放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财政部作为样板,在全国同行业推广。坚持走“零排放”和“超低排放”之路,将国家规定的标准视为基本底线标准,在内部实施更加严格的“企业内控指标”和“红线预警考核”机制,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锅炉超低排放的化肥企业。为减少车辆排放污染,心连心公司在肥料界率先提出车用尿素专用原料概念,建成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纯车用尿素生产线,成为中国最大的优质高纯车用尿素原料供应商,客户覆盖率超过60%,产品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鸟瞰心连心夜景
刘兴旭抛出一个敏感课题,同时引出心连心企业愿景和创业初心。他说:“做企业为什么?是为了盈利、赚钱么?赚钱不是企业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把事做得更大、更好。把事做大、做好,就是用最少的社会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把事做大,就是把企业做成国际一流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运作规范;把事做好,就是实现顾客、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社会、员工、股东五大相关方更美好。”
心连心从建厂到发起上市募资,取得的所有资源来自于社会,必须服务于社会,必须以社会的明天更美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各方需求不仅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这些条件,企业会寸步难行,甚至失去生存空间;满足这些需求,企业才会发展。
刘兴旭指出,做企业肯定要赚钱,不能盈利就无法生存,一定要赚钱。但赚钱不是最终目的,赚钱不是仅仅为提高生活水平。盈利只是能力的体现,绝不是目的。企业和社会相关方的关系,就是共同做事而非只是利益之间的关系。心连心公司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是老老实实为社会做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化肥企业集团,就是心连心的“企业梦”,就是心连心团队创业的“初心”。
怎样把事做大、做好?刘兴旭从“一米宽,一千米深”、“点点滴滴,锲而不舍”、“从一数到十,一个都不能少”三句话入手,阐述管理理念。他说,实现成功的方法有很多。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但确保成功的规律只有一个,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就是从一数到十,一个都不能少。只有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坚持不懈追求事情的内在规律,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才能走得好、走得远。这个过程是困难的、艰苦的,甚至会暂时看不到成效,就像打井会碰到岩层一样,但是只要牢记“一米宽,一千米深”理念,认准方向,齐心协力,依靠团队的力量,就能冲破重重关卡,打出源源不断的“活水”,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研讨交流
化肥行业是高耗能企业,肩负“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社会责任,刘兴旭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总成本领先战略指导思想,提出做行业能效领跑者的发展思路。用“一米宽,一千米深”、“点点滴滴,锲而不舍”、“从一数到十,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带领全行业用最少的资源,产出最高效产品。2011-2016年,连续六年被国家工信部评定为“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心连心公司多项节能开发设计在全国同行业推广,带动行业每年节约巨大生产成本,带动全行业节约煤炭近5000万吨。心连心公司在全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竞赛中,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成为环境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行业标杆。
长期以来,传统尿素利用率低的问题,成为一个行业瓶颈,一个世界性行业难题。凭着这份社会责任感,2009年,刘兴旭率先提出“中国高效肥”的品牌定位,斥资1000多万元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效环境友好内质包裹型缓释尿素”项目,开创中国化肥技术革命,努力推动中国化肥产业转型升级。历经几年攻坚,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成功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不仅提高氮肥利用率20% 以上,还增加作物产量10%以上。
刘兴旭,这位军人出身、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表示, 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而且是‘社会公民’,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首先要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企业,以高度负责态度善待环境、善待资源,体现企业对国家、对群众、对员工强烈的责任意识。所谓心连心——就是上连党心,积极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是下连民心,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坚持做事的理念,实实在在为社会做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