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说农
一个很巧的机会,加入了一个中高端农产品销售的群,群名字显示已经是二群了,应该还有一个一群。群主每天会给大家推荐一些农民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分享一些吃的体验,介绍些生产工艺,特点等。价格相对市场高一些,但是也不算离谱。购买者不断,甚至有的点名要某某产品。这实际上是基于对农大老师的信任,对于老师们推荐的农产品的信任。一旦信任建立,传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效果都还不错。
回想一下这几年,涉农的人都在探索农业产业链的贯通,大家也都在探索高端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但是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存在差距。
社会上一面是需要真正的好产品而不知从何购买;一面是种植出来好的产品又不知道往哪卖;还有一些,虽然是大家认可的品牌,却在一次次的黑幕之后,让消费者伤心离开。
有人提出来,要把农产品做成奢侈品,其实一直以来就有那么一部分农产品是被看成奢侈品,比如说唐山的胭脂米,红楼梦里也是那些高官家庭年末才可以得到一点点,建国后毛主席也让科研人员种植,供招待外宾。只是产品太低,价格又高,没有市场。
很多企业都号称自己生产的是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可是在目前我国的有机、绿色认证管理条件下,能不能达标呢?产品的检测结果有多大的公信力呢?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高端特色农产品,价格也上不去,当做一般农产品销售。
做高端农产品不是不行,一定有市场需求,只是如何产生信任,如何让消费者对种植、养殖使用的原料放心,如何对种养殖的环境放心,如何对生产、加工、运输过程放心。号称有解决方案的企业很多,这些方案可不可以拿到台面上,接受公众的监督,接受验证,接受不同机构的检测呢?
如今各农业大县都在四处学习,希望找到本地特色农业的出路。回来后引入各种特色农业,只是农民种树砍树一直在发生;农民种菜扔菜一直在发生。需求侧在提升,供给侧也在跟进,就是因为没有直接的沟通,没有供给和需求的之间的信任,产业链就很难贯通,农业升级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高端农产品的出路在信任,这种信任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魅力。这种信任培养不是靠宣传,也不是靠认证,是实打实技术和产品,透明的,公开接受监督取得的市场的认可。高端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谁让需求方产生信任,并且是经得起时间,技术的考验的信任,那就是高端农产品产业链贯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