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至2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受寒潮影响,开启“速冻”模式。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明显大风降温天气,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北部和西部、东北地区南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江南东部以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2-14℃,局地14℃以上;其中,23日至25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地区先后有4-5级风,阵风6-8级;气温普遍下降6-10℃,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辽宁东北部、吉林东南部以及山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2℃以上。28日前后,最低0℃线将位于江南南部至贵州南部一带。此外,23日夜间至27日,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域先后有7-9级大风,阵风10级左右。
此次寒潮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大、风力大、雪量大,将对在田作物、渔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并容易造成设施大棚等损坏。
各地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雨雪降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平稳、农产品有序供应,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抓好在田作物管理和农业生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抓紧发布预警信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手段,第一时间向农户、渔民、养殖户等发布大风降温灾害天气预警预报,提醒农民群众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及早做好灾害应对各项准备。
搞好小麦、设施蔬菜等在田作物抗寒防冻。针对晚播小麦苗小苗弱、抗逆性差等现实状况,及时采取小麦镇压等防寒抗冻措施。要提早加固温室大棚等设施,压紧棚膜压线,大风时关闭通风口,防范设施棚膜受损;要加盖保温覆盖材料,调控温度湿度,增强设施保温抗寒能力,切实保证蔬菜正常生产,为“两节、两会、两奥”期间市场供应打好基础。

为加强冬春季果园管理,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果树专家指导组制定冬春季果园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苹果
树干保护。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冷冬”天气,对苹果园特别是矮砧幼树果园,要做好树干涂白和培土防寒,采取根颈埋土防寒措施,培土高度需至嫁接口以上部位。
增施有机肥。果园宜尽早施入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5—8立方,配合使用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以增加树体营养,提高树体抗逆性。
推迟冬季修剪。今年大部分产区苹果夏、秋梢发育不充实、花芽分化不良,特别是土壤积涝、早期落叶较重的果园更加明显。各地可适当晚剪,将冬季修剪推迟到明年2—3月份进行。在修剪过程中要注意对花芽、叶芽的辨别,做到精准下剪,尽可能多留花芽。
病虫害综合防控。今年果园病、虫基数高于常年,落叶后枝干上会潜伏大量轮纹、炭疽等病菌,以及红蜘蛛、介壳虫等虫卵等,要采取及时清园等有效措施,降低果园病虫害发生基数,减轻春季病虫害发生。
晚熟柑橘
加强树体管理。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增强抗寒能力。采取叶面追肥、增施钙镁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增强树体和果实抗性。加强病虫害管理,增强树体树势,提高抗旱抗冻能力。
及时套袋覆膜。易发生冻害地区,在冬季霜雾和低温来临前,做好树冠覆盖,减少越冬低温落果。树冠覆盖处理可采用单行、单株或双行。在寒潮来临前,及时检查覆膜套袋情况,更换破损膜。
冻后及时修剪。在开春气温稳定回升、萌芽前后,按照重伤重剪、轻伤轻剪原则,及时剪除受冻枝叶和干枯枝叶,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并注意保护伤口。尽量不对新梢进行修剪,以确保叶面积迅速恢复,增强树势。
加强病虫害管理。柑橘受冻害后,树势衰弱,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弱,剪口、锯口、冻裂伤口多,易受病菌侵染、病虫危害,要趁冬闲期彻底做好清园,及时防治脚腐病、疮痂病、红蜘蛛、蚜虫等,减轻病虫为害。
梨
清理果园。彻底清理梨园的落叶、落果及果园杂草,结合冬剪剪除枯死枝、病虫枝和树上僵果。
刮树皮与树干涂白。刮除树干及主枝的老翘皮、老树皮,深度以露出浅褐色皮层为宜,不应刮破形成层,刮皮后及时对树干或主枝的分杈处涂白。涂白剂成分配比:生石灰10 kg、食盐1 kg、石硫合剂原液3 kg、水35-40 kg,再加食用油0.2 kg或粘土2kg。涂白时需均匀,以不流不滴、干后不翘和不脱落为宜。
施用有机肥。可施用腐熟农家肥料混合少量磷、钾肥,或商品有机肥,采取沟施法,于树冠外缘垂直投影处挖沟,沟宽度、深度40-50 cm。
防范倒春寒。梨树花期较早,花前7-10天对梨园灌1次透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面温度,推迟开花3-5天,能有效预防倒春寒危害,也有利于提高坐果率。为减少落花,花期不宜灌水。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降温前2-3天喷施0.3%硼酸或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多糖多肽类等防冻液,可有效减轻倒春寒危害和冻伤。倒春寒发生后,如大雪覆盖要及时震落,再追施少量水溶肥并配合浇水,恢复树势。开放较晚的花,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倒春寒影响幼果发育,坐果后要及时疏除畸形果。
设施果树
及时检修棚室。定期检查棚室各个部位是否有破损、松动、变形等问题,及时修复,排除安全隐患。及时清除棚膜上灰尘杂物和积雪等,保持棚膜内外清洁,增加光照。
做好环境调控。通过草苫(棉被)揭放、放风、人工加温、灌水、覆盖地膜等措施调控设施内温度和湿度。如遇连续阴天,在做好棚室保温工作前提下,可采取电灯补光措施,增加作物光合效能。
加强肥水管理。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按照适地适树、少量多次原则,进行合适肥料配方的肥水供应。
强化绿色防控。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强化农业、物理和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落实防灾措施。采取在棚室前底角铺设草帘、在垄沟铺设稻壳稻草、在棚室入口处设置档风板等方式保温增温,防止遭受冷害冻害。极端天气过后,要及时除雪、除冰,通风降湿,增加光照,减少病害发生。天气突然放睛、升温较快时,要逐步揭帘,留出缓冲适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