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价格从年初开始一直涨,去年下半年,尿素价格是1800元/吨,今年最高涨到3144元/吨,创下近10年新高。化肥市场之所以涨幅较大,一方面,原材料涨价明显,天然气和煤炭价格升至纪录高位,引发能源密集型化肥行业减产,化肥需求上升而供应减少,拉动了我国化肥出口明显增加。另一方面,社会库存处于低位。春耕期间企业销售化肥积极性高,春耕结束后化肥价格高位运行,库存都消耗了,导致化肥库存水平低于往年。
受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化肥价格波动明显、市场风险加大等因素影响,化肥涨价,化肥生产企业整体开工率却偏低,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加剧全球粮食供给安全和通货膨胀。
有人担心,在当下国内外环境影响下,化肥价格会持续增长,影响明年春耕化肥市场供应,很多农资人便开始早早囤积收储化肥,这进一步导致市场恶化,陷入不良循环发展中。

调控成效明显为保障国内化肥供应稳定、价格合理,相关部门多次出台相关调控政策。国家发改委约谈重点化肥企业,参会企业表示将全力组织好生产经营,保障国内化肥市场供应。
海关总署对29类涉及出口的化肥增设法定商检,加强了出口化肥的质量管理要求,也进一步缓解了国内市场供应短缺的状况。国家发改委连续对煤炭等化肥原材料行业出台调控监管措施,开启公开竞拍,投放第一批国家储备钾肥,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化肥生产协调保障工作专班稳定今后一段时期化肥供应的通知》,部署地方建立化肥生产协调保障工作专班,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主动帮助重点化肥生产企业,协调解决影响提高生产开工水平的困难和问题。
在多项调控监管措施的干预下,我国近期化肥出口减少,国内市场尿素价格出现快速回落,磷铵价格弱势走低,国内氯化钾价格总体持稳,复合肥价格小幅下滑。
化肥需求增加产能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国际市场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对化肥价格影响非常大,但综合分析下来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并不能长久支撑化肥价格高位运行,因此,明年春季化肥市场价格会有增长,但整体一定是逐渐减弱趋势。
首先,我国今年化肥产能增加,但是,进入九月份以后因为能耗控制的原因,产能才会出现下降,等到明年春季能耗控制取消,同时也开始进入用肥的高峰期,化肥生产企业一定会增加化肥的产量,市场供需会逐渐趋于平衡,因此,价格一定开始逐渐恢复理想价位,但也会有价格增长的时期,比如春季返青用肥高峰期。
其次,生产成本的影响,化肥生产成本增加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影响,一是原料价格的升高,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量增加导致的,二是能源价格的上涨,这也是因为能源冬季用量增加导致的,等到国际市场对化肥原料需求量降低,能源需求量在开春后降低价格发生回落,化肥的生产成本也会出现下降。
最后,国际市场的影响,国际市场主要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产量大量降低,而现在疫情已经逐渐可控,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恢复生产,国际化肥市场的缺口也会越来越小,我国对化肥出口也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出口量会逐渐减少,国内市场化肥供应量逐渐增加,供需差距逐渐平稳,价格也一定是开始逐渐下降开始趋于合理。

所以,明年春天我国化肥市场将趋于稳定,农资人无须过于恐慌,只要紧跟化肥市场行情,多听一听专家大咖的分享,不断学习和交流,才能顺利完成新型化肥时代转型,不被市场淘汰。
来源:综合整理自经济日报、小马农业种植小课堂头条